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坚持把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持续创新监督方式,着力推动人大“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力促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实现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监督之力保障民生福祉。
建强监督队伍,让监督力量“专”起来。为提升监督实效,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精心制定《2025年县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小组安排表》,常委会领导作为各项目牵头领导,同时依据不同项目特点和领域,从人大代表中遴选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代表组成专项监督小组。例如,教育助学工程监督组吸纳了多位从事教育工作或对教育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大代表;交通畅行工程监督组包含了熟悉交通规划与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士。每个监督组由县人大常委会相应工委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确保监督工作有序推进。通过优化人员配置,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筑牢了组织保障,显著提升了监督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化监督要求,让监督过程“严”起来。县人大常委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苍南县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方案》,建立详细年度监督计划。根据方案各监督小组须定期深入项目现场,通过视察、调研等方式,详细掌握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及困难,对照建设标准和时间节点,提出专业可行的意见建议。在城乡宜居工程监督过程中,监督组按时核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及改造等项目进度是否达标、质量是否合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同时,要求监督组详实记录监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并督促整改。此外,还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其融入监督工作,确保项目真正顺应民意、惠及民生,使监督过程严谨细致、扎实深入。
力促项目落实,让监督成效“显”起来。在严格监督机制推动下,苍南县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防旱减灾工程稳步推进,农业灌溉机埠泵站、堰坝改造提升任务基本完成,为群众提供了安全可靠防旱减灾设施保障;教育助学工程进展顺利,学校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有序进行,3所学校学生运动操场陆续升级,有效优化了学生学习环境;城乡宜居、交通畅行等工程切实改善了城乡交通状况,道路更畅通,群众出行更便捷;就业创业、健康惠民、养老育幼等工程着力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有力的监督,有效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让百姓切身感受到变化,人大监督的成效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得到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