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鹿城区大南街道人大:流动茶话坊里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期:2025-06-27 信息来源:大南街道本级 作者:王灵灵

暮色中的南门会市人声鼎沸,鹿城区大南街道人大“南市流动茶话坊”的茶摊前,黄叶早的第三盏正泛起碧绿色光晕。“茶过三盏见真章。”人大代表笑着给围坐的商户续茶,这句老茶客的俗语,此刻成了基层民主实践的最佳注脚——第一盏茶听民声,第二盏茶汇民智,第三盏茶成制度。

第一盏茶:听民声于街巷烟火处。去年双十一,印着“南市流动茶话坊”的布旗首次在大南首届文化消费节迎风招展。茶摊开张首日,咖啡店主张女士就倒起了苦水:“代表,您看这送货车辆把消防通道都堵死了!”围绕折叠茶桌的商户们纷纷掏出手机佐证,这盏茶尚未凉透,交警、城管等部门的视频会议已同步接入。“过去跑断腿的事,现在喝茶功夫就解决了。”一个月后,老商户周先生看着新划的停车线感慨。

第二盏茶:汇民智在云端茶席间。折叠茶桌角贴着蓝底白字的“代表码”,2024年商户扫码提交的125条建议中,34条直指垃圾清运问题。二轮“云上茶会”后,夜间经济垃圾清运频次增加50%,重点时段实现“即满即清”,覆盖面扩大为原先的三倍。同时,推出了“三色茶”分类法:能当场解决的如协调商户纠纷问题泡“绿茶”;需联动的如停车位规划问题沏“红茶”;得长期跟进的如农贸市场腾空煮“黑茶”。这套源于茶道的工作方法,使问题解决率提升至82%。

第三盏茶:成制度于茶渣沉淀时。当茶汤由浓转淡,那些沸腾的民意已沉淀为制度结晶。《大南街道特色街区管理办法》中,“商户自治公约”“错峰卸货机制”等条款,都源自茶摊上的唇枪舌战。每月20日的“茶摊联席会”上,代表们总要翻看“茶事日志”——2024年全年推动解决商户诉求130件 ,形成长效机制12项。评价栏里,“停车方便了”“垃圾及时清了”的跃然纸上。正响应了“南市流动茶话坊”设立的初衷——好茶不怕细品,民生不怕深耕。华灯初上,新泡的茶香又漫过茶桌。从街巷茶摊到云端平台,从即时响应到制度创新,这盏民生茶越泡越有滋味。当最后一滴茶汤落入公道杯,映出的正是“茶过三盏见真章”的治理智慧。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