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征程中,乐清市虹桥镇人大锚定缩小城乡收入、区域“三大差距”目标,在产业升级、土地征迁盘活、就业增收等领域持续发力,以人大担当探索出一条“代表履职在一线、共富实践在基层”的虹桥路径。
投身征地一线 彰显代表担当
虹桥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与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投身征地攻坚。在虹桥镇人大副主席的带领下,吴呈新、吴丁旺、吴龙荣、周祥金等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化身“宣传员”,下沉至南阳、小乌石、黎明、龙泽等村。他们以“5 + 2”“白加黑”的工作劲头,认真走访62户群众,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建设工业园区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和补偿标准,收集意见建议136条,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用真心和政策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推动签约进度,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远赴北京、河北、江苏、海宁等地,与外出经商的村民洽谈签约事宜。
面对征迁过程中出现的土地纠纷、超政策诉求等难题,人大代表又变身“战斗员”。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整合多方力量,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深入走访调研。他们为群众算清经济账,消除群众顾虑,妥善协调安置赔偿工作,最大限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涉及征迁的人大代表以身作则,带头签订协议,并动员亲属支持工作,以点带面凝聚共识,为工业园区建设按下“加速键”。
以产业为引擎 托起共富梦
“以前村民大多靠种桔子收入为生,现在除了种桔子,还可以就近在家门口的工业园区上班,再加上房子租金,有的村民年收入都能超过20万元!”虹桥南阳村村民倪先生的切身感受了虹桥镇“产业造血”的共富故事。人大代表全力推进龙泽、小乌石、黎明、南阳等村庄的征地工作,为嘉得5G、大明电子2个省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得地企业的有序施工保驾护航,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随着工业园区征地建设完成、企业陆续投产,乡村闲置资源得到充分盘活。众多村民凭借园区企业工人的租房需求,每年房租收入可达数万元甚至一二十万元,成功走出一条乡村发展新道路,实现了村民与企业的共富共赢,同时也带动村集体以多元方式参与共富建设。
蹚出共富新路 助力强村惠民
为让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虹桥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精准施策,推动“村企联建”模式,盘活回扣地、闲置房等资源。市人大代表、南阳村“一肩挑”书记吴呈新带领村民建起菜市场,利用回扣地建设工业厂房用于出租,租金收入显著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0多万元,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还能领到300元分红。”吴呈新介绍道。有了菜市场,村民种植的果蔬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供不应求,鼓了村民钱包。镇人大代表、黎明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祥金正带领村民建设村集体厂房,进一步提升村集体资产效益。黎明村已从征迁中受益,去年村集体收入达700多万元,村里每年给每位村民发放1000元分红(60岁以上村民每年可领5000元分红),还为村民提供免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如今,村民通过房租、分红、工资“三收入”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