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瑞安市人大:探索建立县乡人大闭会期间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

发布时期: 2025-06-16 信息来源: 瑞安市市本级 作者: 王话雨

根据省人大《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新征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瑞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探索,推动闭会期间人大职能有效延伸、民生需求精准回应。

一是坚持常态化征集,筑牢群众主体根基。依托全市2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线上+线下”双平台,构建全天候、立体化诉求收集网络。如,安阳街道建立代表“双联双到通网格”履职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根据选区每月定期走访村社、小区,累计征集望江菜市场改造、康佳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用等民生微建议580条。

二是坚持项目化论证,严把科学实施关口。以“急难小微优先、普惠互利并重”为标准,严控项目质量与实效。如,陶山镇人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荆谷高速口沿线路灯问题,组织代表、部门、专家及群众联合论证,推动市交通局妥善解决。

三是坚持分级化管理,构建四级响应体系。实行“分级汇总—分级审议—分级实施”管理模式,推动问题分层高效解决。实现“难事分级共担”。按管理层级分市、乡镇街道、村社、小区网格四级分类,建立项目库。市级层面的民生微实事,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汇总,市级以下的民生微实事,由乡镇、街道本级处理。

四是坚持可感化监督,提升民生实事温度。推行“实施过程全公示+代表全程参与”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更新进度。项目完成后,市人大常委会、各乡镇街道人大组织代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查评价,重点核查质量、资金使用合规性及代表群众满意度。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并将核查评价结果纳入政府相关考核,对未达要求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如,湖岭镇人大针对民生微实事项目,下发《人大监督》文件,一个月内完成“现场勘察+政府答复+代表点评”的组合拳,以更精准、更精细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