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龙港市人大:“三维融合”激发基层单元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活力

发布时期: 2025-05-28 信息来源: 龙港市市本级 作者: 诸葛利利 朱明雕

近日,龙港市城西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涌动着民主暖流,一场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此展开。龙港市人大常委会以落实“两个联系”“双进双促”系列制度为契机,在城西联络站召开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代表们围绕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与代表履职议题深入研讨,以“请进来与走下去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共建与共享叠加”的创新实践,让基层民主在“最小单元”中迸发出治理活力。

“请进来”与“走下去”结合,拓宽联系群众“双渠道”。龙港市人大针对城西联络站所覆盖片区人口结构复杂、诉求多元的特点,将“主动邀群众进站”与“代表下沉一线”相结合,通过双向发力、闭环运行,让基层民主的触角延伸至治理末梢。一是“请进来”让民意表达有“阵地”。联络站设立选民接待区,在原有周三代表接待日基础上,主动邀请群众进站协商,站内设立温馨的“选民接待区”,代表们以“拉家常”形式面对面倾听诉求,现场记录群众诉求形成“民情档案”,并分类移交职能部门办理。二是“走下去”让问题发现有“触角”。联络站推行“民生微实事”工作,动员入驻本联络站的沿江、江山、云岩等3个代表中心组的69名人大代表,主动深入选区群众,听取反馈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心帮助、促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每年为群众办1-2件民生微实事。这种“请进来筑阵地、走下去拓触角”的双向互动模式,使联络站从“坐等民意”的被动窗口,转型为“主动掘金”的治理前哨。

“线上”与“线下”融合,构建代表履职“全场景”。龙港市人大紧跟数字化趋势,推动代表履职场景从“线下单一”向“线上线下协同”升级,实现民意收集无死角、代表服务不断档。一是线下阵地突出规范化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抓手,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大“两个联系”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双进双促”活动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优化联络站运行规则与履职流程。通过建立“联系—反馈—督办”闭环机制,一方面引导人大代表从“要我发声”向“我要发声”转变,另一方面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被动邀请”到“主动进站”跨越。二是线上平台注重功能拓展与法治赋能。在联络站入口处设立“立法公示区”,动态更新立法草案征集意见问卷二维码,同步公示草案全文内容,群众扫码即可参与立法意见征集。“立法+普法”的双线联动模式,既保障了群众对立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推动法治理念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在城西联络站的“重点代表建议展示区”,通过手机扫码,即可直观查看建议内容、主办单位及办理情况等全流程信息。

“共建”与“共享”叠加,凝聚基层治理“同心圆”。龙港市人大以城西联络站为枢纽,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方资源,依托硬件设施完备、人员配置齐全的阵地优势,创新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定向邀请部门单位、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走进联络站,合作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元的协同活动,形成“人大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在“共建共享”中实现能级跃升。城西联络站通过开展“代表接待日”“法治服务进社区”“民生议事会”等多样化活动,进一步增强联络站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凝聚力,让周边群众想进来、愿进来、常进来。这里既有“拉家常”式的民意倾听,也有“实打实”的问题解决,更有“心贴心”的服务陪伴,让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群众愿意走进、敢于表达、乐于参与的基层民主阵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家门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