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鹿城区大南街道人大: 刚性监督护航民生工程落地生根

发布时期: 2025-04-18 信息来源: 大南街道本级 作者: 王灵灵

鹿城区大南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构建“全周期监督”体系,将民生工程监督链条延伸至立项、实施、验收全过程,通过建立“民意征集-动态跟踪-效果评估”闭环机制,确保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成果。

精准立项,让民生工程“靶向发力”。搭建“代表+群众+专家”三方协商议事平台,依托7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和月度民情收集会,采集居民诉求326条。建立民生需求“四色预警”机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雨污管网改造、公园绿地项目驳坎建设等12项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程,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会”“居民议事会”筛选票决确定10个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资源配置与群众期盼精准对接。

过程管控,为项目实施“把脉开方”。创新“三单制”监督模式,制定项目进度表、问题清单、整改通知单,组织代表开展“嵌入式”监督26次。建立“监督代表+技术顾问”双督导机制,由人大代表组成监督专班全程跟踪项目流程合规性,技术专家团队提供施工标准、工艺流程等专业指导。双方通过"周联检+月会商"机制开展联合督导,监督代表侧重资金使用、问题整改等行政监管,技术顾问聚焦材料检测、工艺规范等技术把关,形成信息互通、协同联动的监督网络。实现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双重把控,推动问题发现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工程监管专业化水平。

成效评估,促民生答卷“提质增效”。构建“三维度”评价体系,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群众满意度测评、代表履职评议等方式,对完工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在已完成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组建由10名居民代表组成的义务监督队,建立“问题回访-整改落实-效果公示”跟踪机制。对验收不达标的项目启动“二次整改”程序,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每个民生工程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项目。

据统计,通过刚性监督体系的实施,辖区民生工程按时完成率提升至96%,群众满意度达94.3%,工程返工率下降至2%以下,真正实现了监督效能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