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怀揣赤诚之心延伸公益的广度与深度,通过点滴行动塑造女性力量,绚烂童年梦想,在公益文化事业上,为妇女和儿童带来知识和力量。“在为民服务的宗旨里深耕,去热爱、去专注,事情自然就成了。”这是鹿城区第十届人大代表、鹿城区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周青春的履职心声和责任担当。
深耕公益 点亮希望之光
周青春代表长期从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公益素质培训,坚持开展巾帼童心滋养工程,着力提升妇女儿童的综合素养,围绕健康基础、劳动支撑、审美软实力、国际视野、科学本领、精神内涵“六大素养”,已累计为妇女儿童群体提供特色活动818班次,受益12.4万人次。
在投身公益的漫长道路上,周青春代表始终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放在心头。凭借着对社会动态的敏锐感知和强烈的责任感,她深知青少年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积极行动,与多位资深医学专家深入调研交流,撰写并提交了《多措并举、前移关口、完善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的建议。这份建议迅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后续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周青春代表坚信“校社联动、邻里共育”是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坚实保障。为此,她积极创办了“小行星学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课程。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这句质朴的话语,不仅是周青春代表内心深处的坚守,更是她在公益文化事业中默默耕耘的真实写照。她以点滴之力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暖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益的力量与价值。
非遗传承 弘扬文化之美
周青春代表对非遗文化满怀热忱,情有独钟。在她心中,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使命。
秉持着“以传播促传承”的理念,周青春全力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校园与村社生活。她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非遗技艺公益培训班,诚挚邀请资深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进行手把手教学,让非物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了解并深深热爱上非遗文化。
她创办的“非遗薪火”公益培训项目已开展了珐琅掐丝、瓯绣、瓯塑、米塑、剪纸、衍纸花、彩石镶嵌、温州皮艺、刺绣书签等多类内容。她的努力不仅让非遗文化重焕生机,也让更多人在非遗文化中找到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
遗址开发 守护历史之根
作为人大代表,周青春始终关注家乡藤桥的文化和基建事业。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曹湾山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积极主动与省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个相关单位密切对接,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对接过程中,她详细阐述曹湾山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争取各单位在政策、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力求让沉睡了20余年的曹湾山遗址重新焕发生机,全力推动项目审批和落地。
在曹湾山博物馆建筑主体建成后,她仍多次提出建议,呼吁加快遗址博物馆的内部展陈装修,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历史的根脉,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周青春不仅是公益事业的践行者,也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她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