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莒溪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扎实推进莒溪“共富e起来”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助推特色产业发展。2024年,在温州市人大结对组团帮扶下,成功将西厅村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示范基地产业扩面推广至西厅村、王洞村、王立村、大坪村、田寮村等多个村社,流转土地约300亩,探索实践稻鱼、稻螺、稻鳅、帆布池养殖溪鱼等特色产业,在转变经营模式,提升种养效益,完善工坊设施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稻渔基地“产、销”稳步提升。在原先稻渔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扩面,苍南县莒溪镇人大通过熟人关系,多方走访调研,助推稻渔项目从原先的3个村辐射到5个村,稻渔基地规模从210亩扩面至300亩。同时,秉承“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2024年苍南县莒溪镇人大代表与镇领导共同走访了云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通过深入交流,将西厅稻渔基地承包给该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实现“村集体管”向“合作社管”的经营模式转变。2024年,稻渔基地稻鱼、溪鱼、稻谷总产值约142万元。
二是稻渔种养效益显著提升。前期,苍南县莒溪镇人大代表赴永嘉茗岙乡、界坑乡开展稻渔项目考察,并结合莒溪水文条件,探索稻螺、稻鳅等“稻+N”综合种养以及帆布池溪鱼生态养殖等模式,逐渐形成“以稻养渔、以渔促稻”一田多收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针对单季稻的亩均效益偏低问题,苍南县莒溪镇人大紧盯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组织人大代表专业组成员深入镇村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出“稻菜”轮作模式,利用土地空闲期发展春种水稻、秋种油菜的种植模式,让“冬闲田”成为“增收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收益率。
三是稻鱼工坊设施不断完善。2024年,镇人大积极号召代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推进建设标准化、特色化的“共富工坊”。对稻鱼、稻米、溪鱼、蔬菜干等产品进行SC认证办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线上供销社、苍农一品等平台做好资质认定,全链条贯通“产加销”,带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代表们提前谋划实施“销售”平台打造,主动对接县妇联和县供销社争取项目支持,打造以“妈妈的味道”为主题的“巾帼共富”农特产品和以“共富大篷车”为主题的农特产品直播间,形成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多元营销模式,提高莒溪稻渔农特产品的认知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