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金考率队赴龙湾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调研,市住建局、龙湾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调研。
冯金考一行先后走访了瑶溪街道国安寺千佛塔、永中街道寺前街历史街区和永昌堡,实地查看历史建筑的保存状况以及修缮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住建局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市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思考意见,与会人员就历史建筑保护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
国安寺塔位于瑶溪街道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因塔壁壶门内雕刻有1062尊佛像,又称国安寺千佛塔。千佛塔为六面九层实心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高19.79米。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八年(1093年)夏完工,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前街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数百年来一直作为永嘉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闻名遐迩。其街巷兴衰与永嘉场历史息息相关,更见证了温州盐业、渔业的辉煌历史,是城市陆海交融、商贸发展的历史见证。目前寺前街南区已率先对外开放,共有28处建筑。永昌堡为浙江至今仅存的民建抗倭古城堡,迄今已有46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堡内现存有都堂第、状元府第、圣旨门巷、士大夫祠、洞桥底40号等多处古民居、祠堂,及多座古桥梁,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冯金考充分肯定龙湾区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效。针对《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三名”)立法前期筹备工作,他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名城名镇名村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处理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增强立法实效,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广泛调研和吸取全国各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打通我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切实增强“三名”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讲好温州故事,特别是要加强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不断创新保护开发模式,以文旅产业融合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保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