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人大常委会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创新监督方法,强化监督保障,深化审议测评,持续跟踪监督,以全链条式监督持续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保障,抓好精准监督。在县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后,出台《关于开展2024年县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的实施方案》,建立常委会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制度,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监督重点。实行“1+1+N”监督模式,即1名常委会领导领衔监督、1个专(工)委会牵头组织、若干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组建10个监督小组,“一对一、点对点”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督查,精准监督推动项目有效实施。
二是上下联动,抓好全面监督。10个监督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按照“月了解、季汇报”要求排定时间表,通过主动上门了解责任部门项目实施方案,听取项目计划安排及资金保障落实情况,现场走访项目建设情况,实时把握项目进展。各中心组把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列入年度代表活动计划和人大代表督事议题,常态化开展监督活动,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成效、资金使用绩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梗阻”,将监督情况及时反馈相关监督小组,确保全面掌握项目情况。
三是深化约束,抓好持续监督。人代会前,各专项监督小组形成有分析、有量化的评估报告,连同县政府项目完成情况报告一并提交常委会审议,实现项目“双审议”,针对审议未通过项目,由县政府领导帮办,监督小组跟踪监督。人代会期间,全体代表结合项目评估报告和平时所见所闻所感,开展满意度测评,对于满意度不理想项目,做好“挂号”项目重点看。县政府领导“挂牌销号”,常委会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现场视察检查等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刚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