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平阳县人大:两场监督“持久战” 让黑色“皮都”变绿色“宠城”

发布时期: 2024-08-22 信息来源: 平阳县县本级 作者: 崔璐璐

“一张皮”的背后,是绿色发展的大彻大悟、是产业发展的不懈探索,是数届人大的监督“持久战”、是平阳百姓的幸福“守卫战”。

上世纪80年代,搭乘改革的东风,水头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和贸易市场,“鼎盛”时期产业链上有将近十万人在忙碌,3300个转鼓日夜不停地运转,制革基地总产值占到平阳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税收占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制革产业当之无愧成为平阳县的经济支柱行业,也成为“中国皮都”水头的富民“招牌”产业。

然而,产业的繁荣带来了城强民富,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第一场“持久战”:“向死而生”。1990年7月,县十届人大常委会就群众向代表反映的“南雁等地小制革厂污染溪流”情况,组织在平省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视察,并专门作出了《关于督促县政府抓紧办理南雁小制革污染治理议案的决议》。

显然,制革机器的轰鸣声掩盖了群众的诉求与呼声。从1992年到1995年,仅3年时间,鳌江水系水质从二类下降到劣五类,制革产业表面的“繁华”与根基的“腐烂”侵蚀着这座山区小城。

面对环境的极度破坏、群众代表的强烈诉求,连续数届人大常委会开始了一场监督“持久战”。

2000年5月,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专门赴水头镇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制革行业中的有关问题。5月、9月先后深入水头及周边地区、企业实地调研并广泛听取部门、重点企业、当地政府,群众和代表的呼声意见,形成调查报告后向县政府进行交办。

虽然极力在扭转产业发展形势,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污之举,非铁腕难成。2003年,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案被列为全国十大最新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和浙江九大环境违法案件之一,皮革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挂牌”整治后,治理工作迅猛推进。平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压监督力促整治工作快速见效,当年调研并提出审议意见、当年听取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成为常态。

2004年,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建设生态县的决定,并重点加强对水头制革基地的考察,连续两次派出环保法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组,对污水处理工作未能正常发挥效益和污泥乱堆乱放造成“二次污染”等提出具体整改意见,以执法检查和深度调研为治理工作大踏步推进开路。

在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下,2004年至2007年先后对制革基地开展两轮大规模改造,制革企业从1054家兼并重组为162家、转鼓削减至524只。2006年,水头制革企业全面停产整治,5年“断臂式”的环境污染整治,终于遏制住了水头制革产业的“非健康”发展势头。水头治污的指导思想也经历了从“有多少生产能力建设多少污水处理厂”转向“根据污水处理能力来安排生产”,再向“根据环境容量安排生产”转变的过程。正是立足环境容量的科学治污减排,让十几年来受水头制革严重污染的鳌江流域中下游的水质,发生了好转。

2007年,省整治办联合多家单位对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政治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水头制革污染整治顺利通过“摘帽”验收。

“摘帽”后的治理工作依然在继续,2008年至2012年,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从未中断。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监督工作,多次对水头制革污染整治成果巩固情况进行视察,督促县政府继续扎实推进污染整治工作。2011年,《平阳县皮革生产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促进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出台,2012年,《平阳县制革行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出台,至年底,全县制革企业重组和转鼓收购全面完成,制革企业重组后仅剩8家,转鼓剩余223只。

第二场“持久战”:“向阳而生”。治污过程中,水头镇也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引导企业向宠物食、用品和皮件生产等方向发展。随着生皮铬鞣的“偃旗息鼓”,发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平阳宠物食、用品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然而,宠物食、用品行业被划归制革产业链导致生产受限、原材料短缺,产业发展缺少规划、企业厂房规模小,国内环境不足以支撑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等等问题又将行业发展拉回现实。

为了拯救平阳宠物产业和宠物企业,平阳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继续勇挑重担。2008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召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平阳企业家协会及有关企业组织了专题座谈,会上对平阳宠物食、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诉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深谙发展现状的协会组织负责人,在会上联名提交了《关于平阳县宠物用品行业的调查报告》。会后一周,县人大常委会连续组织了县内行业企业集中视察,并先后到上海、江苏、江西等地视察县内企业在外地的分厂,深入了解宠物食、用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形成了视察意见,向县政府建议加强产业规划和扶持引导、重新定位行业类别并制定污水处理排放政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制定行业标准。

这次会议以后,平阳宠物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得到了县里的重视和研究。清理好环境再生产!2010年《平阳县水头标准厂房建设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环评》通过,2013年厂房落地,与此同时,2013年水头皮革企业全面取消制革第一道生皮铬鞣工序,8家经历整改、提升、重组的制革企业入驻其中,他们从此同时拥有了绿色发展理念与健康发展空间,基地内的8家皮革企业联合管理者污水处理厂,互相监督、颇有成效。2012年至2015年,水头制革基地溪流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鳌江口水质成功实现“四连跳”。

2016年,平阳宠物小镇作为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以“宠物”为发展概念的特色小镇宠物小镇。2017年,平阳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平养宠物小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当年印发实施的《平阳宠物小镇控规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在与时俱进修改着。2018年启动的水头制革基地土壤修复工程已于2023年完成对500余亩土地的净化并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如今,平阳全县宠物相关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企业近100家,头顶国字号“金名片”,手握国标和行标制定话语权,拥有2家宠物食、用品企业上市公司,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全县工业三十强中近一半为皮革产业链和宠物食、用品加工行业企业......

正因那时,监督亮剑、当仁不让,服务中心、尽显担当的平阳县人大用调研与建言真切诠释了“担当为民”。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