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青如山,伏起千里妆,庆云随风摇,舒卷泛金光……”从22年的《只此青绿》,到23年的《国色》,再到龙年春晚的《年锦》,国风跨越千载焕发了新生,华服的风韵惊艳了海内外。作为中国纽扣之都的桥头镇,今年1-2月,仅盘珠扣的订单量就近3亿颗,可谓是“一扣难求”,而这都离不开桥头人大的倾情助力。一直以来,桥头镇人大致力打造“人大+商会+乡贤”品牌,协调整合各方资源,架起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立交桥’。
“找准路子”,系好“市场定位扣”。近年来,传统纽扣同质化严重且缺少艺术附加值的问题成为制约桥头纽扣产业发展的瓶颈,这座有着‘东方布鲁塞尔’之称的全国首个农村小商品活力之城逐渐沉寂。
桥头纽扣产业要想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注重研发更具艺术价值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何转换赛道实现弯道赶超呢?
桥头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与商会、行业协会和企业家代表一同“走出去”深调研,“坐下来”谋发展。县人大代表金献敏,同时又是桥头纽扣协会副会长,建议紧抓国潮兴起的契机,在纽扣的方寸间植入文化元素,展示中式风采,以文化魅力提升桥头纽扣在海内外的竞争力。
产品有了方向,还得有市场,而桥商像地瓜藤蔓一样遍及世界各地,就是最好的“代言人”。桥头人大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联合侨联深度挖掘海内外桥商资源,为桥头纽扣的知名度插上提能升级的翅膀。温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夏海潮利用身为桥头侨联主席的影响力,积极牵线搭桥,与镇人大协手合作,助力海外传播华裳汇永嘉分会暨欧洲世界旗袍联合会永嘉分会成立庆典在桥头召开,成为桥头国风纽扣“爆火出圈”的最佳宣传窗口。
“开对方子”,结好“优质服务扣”。国风纽扣一路爆火,打出了知名度,国内国际订单骤增,用工难又成为制约纽扣企业发展的“堵点”。
“招人难”,人大代表来解题。许多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访选民时都发现周边村社的留守老人或是家庭妇女都迫切希望在带孩子、做家务之余,能够利用闲暇增加额外收入。
为此,桥头镇人大立刻发动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120余人,一边进企业了解用工需求,一边走村入户排摸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底数,为两者搭起互动桥,有效解决纽扣行业的“结构性失业”,为桥头纽扣行业夯实了人力资源基底。
面对火热的市场,为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桥头镇人大锚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用好代表作用“关键招”,牵头联合镇经济发展办、桥头市监分局、镇应急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科室站所打好监督“组合拳”,助力行业有序发展。
小小纽扣,走过“小商品、大市场”的探索,代表们坚信,桥头纽扣必将矢志创新,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艨艟巨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