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全面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为苍南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民主法治保障。
固根本,破解理论知识薄弱难题。针对备案审查专业人员较少、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苍南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审查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一方面积极谋划精心选题定期开设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给人大干部授课。2023年9月,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县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业务培训会,组织县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县人大各专委副主任,各乡镇人大负责人,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和乡镇等从事备案审查科室负责人60余名参加,进一步提升全县备案审查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日常抓好理论知识的研习,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备案审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会议精神,学习上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制作备案审查工作典型案例汇编和学习先进县市区工作经验,开展业务研讨和工作交流,进一步夯实做好新时代人大干部备案审查工作的知识储备。
巧借力,破解专业能力欠缺难题。为补齐备案审查工作力量不足、理论研究不足的短板,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拓展第三方审查力量,与瓯南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组建精干的备案审查专家组,凝聚审查力量。同时,积极吸纳运用好人大专家智库人员力量,充分发挥法治领域专家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的专业作用,落实专家咨询制度,为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质量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撑。2023年苍南县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完成了32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切实增强了备案审查刚性和实效。
强联动,破解衔接沟通不畅难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备案审查培训,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与省市人大沟通协调备案审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备案审查质量。与县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衔接,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对需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文本格式及时报备。针对县司法局具体负责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实际,督促司法局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流程,促进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全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