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推进情况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期: 2023-08-25 信息来源: 市人大 作者: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7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去年6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我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并聚焦山区5县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方面的审议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逐条研究细化落实,逐项抓好整改提升,推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2年共同富裕绩效考核居全省第2。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就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聚焦体制机制完善,凝聚发展合力。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市委刘小涛书记召开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会议听取重点工作汇报,多次带队赴山区县开展结对帮扶和调研指导;张振丰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并研究推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推动全市上下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召开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推进会,出台《支持文成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为文成县量身定制精准支持政策,积极谋划对泰顺等地的支持政策。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2022年为山区5县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等资金419亿元,争取标志性公共设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77亩、山区5县项目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757亩、国家统筹耕地指标4206亩。二是完善“飞地”建设机制。印发《关于加快支持山区县山海协作“飞地”建设工作举措》,加强对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支持。5县“双向飞地”(位于山区县)均实现项目签约落地,共招引项目26个、总投资68.4亿元、到位资金4.8亿元;5个“产业飞地”(位于结对县)共引进项目15个、计划投资151亿元、到位资金15.4亿元。三是完善共同富裕分析机制。加强山区5县共同富裕相关指标动态分析,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双月跟踪、晾晒比拼重点工作及重大改革进展情况;建立短板指标攻坚机制,每月梳理评价重点指标进展情况,分析薄弱环节,提出年度指标攻坚目标,助力共同富裕短板指标强势反弹;建立改革争先创优机制,围绕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支持山区5县因地制宜开展共同富裕基层探索,泰顺“企农融合”模式、“共富大搬迁”、苍南全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成功入选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

二、聚焦支柱产业发展,夯实发展基石。围绕发挥山区特色优势做好谋划布局,抓住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链培育等关键,着力推动山区县深化动能转换、加快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打造山区特色产业链。聚焦“一县一业”,推动山区5县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规上产值合计突破670亿元。永嘉县打造全国规模最大泵阀产业生产基地,泵阀产业产值超过450亿元,入选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文成县打造水经济产业园,文成哇哈哈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平阳县打造智能装备、新材料、时尚智造“三大五百亿”产业,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为26县唯一。泰顺县大力发展生态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光伏共富产业项目开工,泰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苍南县以千亿核电、千亿风电推进新能源集聚发展,三澳核电一期加快推进,1号、4号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二是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编制“5+5”产业招商地图,加强统筹精准招商,2022年山区5县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5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个。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加强滞后项目推进专项督查,实现5县新落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47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1个,2022年5县制造业投资增速27.1%、高于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三是积极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实施支持山区5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2022年山区5县新培育认定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3个,新增市级首台(套)9项、省级首台(套)8项、“浙江制造精品”12个;新增6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温州“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依托山区县山海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泰顺廊氡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三、聚焦项目平台引领,强化共发展支撑。一是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帮助山区5县争列省重大产业项目7个,预计可获得土地指标奖励近500亩;帮助争列省重点建设项目42个,新增获批土地指标6311亩。持续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山区5县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新增苍南芦浦互通及连接线、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乌牛互通及连接线、金丽温东延线等项目建设。支持山区县开展矿地综合开发,探索“矿地”融合发展,完成苍南县华东海上风电运维母港采矿项目建筑用石料矿矿区范围论证。二是加快交通项目建设。苍泰高速正式开工,景文高速建成通车,杭温高铁主线基本贯通,青文高速、乐永青高速前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申请合温高速转为省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类项目,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前期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山区5县与先进开发区签订结对合作协议,推动要素共享、结对共富。目前,永嘉开发区与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开展共建互访。泰顺开发区积极利用鹿泰“双向飞地”等合作平台,与鹿城巨一集团共建鹿泰“共富车间”,吸纳周边生态搬迁富余劳动力人口200余人。加快推进山区县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签约引进苍南海上风电先进输电技术创新中心、苍南县求是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北航泰顺光电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加快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大小微园开竣工建设力度,2022年山区5县新开工小微园4个、新竣工6个,新入驻小微企业园239家。四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谋深谋细“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方案,创新“碳均”、强化“人均”,加快山区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5县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度计划任务,共腾出用地2275.7亩,腾出用能4.22万吨标煤。

四、聚焦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永嘉县、泰顺县列入省宅基地改革试点名单。永嘉县探索激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有效路径,培育试点示范村3个,形成标志性改革激活成果2项。泰顺县深入实施“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改革、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双激活”两大改革,累计搬迁超10万人,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2066.5亩。统筹推进永嘉、泰顺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省级试点。二是深化土地综合整治。编制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23-2027年),明确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指导平阳县萧江镇岩山村等10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深化方案,在项目区谋划1片千亩方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已被列为省级“11350”重点工程,今年成功申报1个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三是探索林业碳汇发展新路。苍南林场和泰顺生态林场已入选全省首批林业固碳增汇先行基地,完成森林经营碳汇项目3500亩。积极谋划永嘉四海山林场、文成山华林场争创第二批省级林业固碳增汇先行基地,指导苍南县申报第二批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县。四是推广担保融资模式。完善山区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文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获批设立。依托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系统,推动活体、林权、养殖品等动产融资模式,探索永嘉民宿经营权、平阳用水权、文成森林碳汇、泰顺林权等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模式。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2022年末5县绿色贷款余额412.7亿元。

五、聚焦公共服务保障,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统筹全市人才资源,组建科技人才、农业农村发展人才等10个人才帮帮团,以3年为一个周期,选派约5000名专家人才赴山区海岛县协助发展。构建完善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模式,2022年组建共富帮扶团41个,下派各级特派员435人次,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市场主体3167家次,建立示范基地142个,推广新品种184个。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普及型培训,2022年山区5县完成培训5805人次,泰顺县杨梅主导产业系列培训活动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农民培训促富品牌。二是加强帮扶协作。持续深化“名医下沉”机制,选派专家230名下沉帮助提升山区5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医共体“一家人、一本帐、一盘棋”改革,完成山区5县县域三大救治中心和三大共享中心建设,山区5县基层开设县乡“全专”联合门诊217个,建成县乡联合病房28个,年度诊疗人次近4.4万人次。迭代升级“尊师强教10条”,推动教育资源向山区和农村倾斜,率全省之先在山区县设置名教师名班主任常设特设岗位。深化“城乡教共体”行动,开展同步课堂、送教下乡和联合教研,组建涵盖学前、义务教育、普高、职高在内的基础教育全学段跨县域教共体185所,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累计达857所。三是加强财政保障。优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投入9000万元用于珊溪水库生态补偿,投入6320万元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础。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积极帮助引导山区各类群体参保,2022年山区5县净增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3万人,有效提高基金支付和保障能力。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山区5县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达4%。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推动山区5县高质量发展。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持续抓好人大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培育发展支柱产业,推动城乡有机融合,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