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坐而论道”,也要“从心出发”,如此,方能“行稳致远”。为帮助代表重温履职初心、重塑履职信念,平阳县人大常委会经研究决定将延安作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第一站。5月30日上午,培训班在中共延安市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暨开班第一课。从浙江“小延安”平阳到圣地延安,平阳县人大代表正在赶赴一场跨越1900公里的精神洗礼和能力历练。
开启“朝圣”之旅,重绘印象延安
黄土坡、白头巾、土窑洞,红黑皮肤、山歌弥漫......这大概是多数人想象中的延安。初入延安,眼前浮现的是连绵起伏的矮山和满山的郁郁葱葱,恰逢连日细雨绵绵,老乡说,这样的湿润天气少有。天公作美,偶尔放晴,为雨幕下游历延安城平添几分欣喜跟感动。微风袭来,两地用同样的旋律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历史的余温蔓延到每个身处其中的人。
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坐落其中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延安,还是中国革命圣地,吴起镇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是中共运筹帷幄十三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指挥中心,更是伟大“延安精神”的孕育地。平阳被称为浙江“小延安”,当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主力曾转移到闽浙边界,在这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平阳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是中共浙江省一大的召开地,延安是中共七大的召开地,它们不约而同毅然果决背负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民的渴盼......
三山两河,老城新区,愚公精神再一次上演,“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延安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赢来城市新生。受限于培训安排,未及见到城区全貌,只在细雨夜色中、宝塔山下,透过山体上跃动的影像、变幻的灯光以及嘹亮的红歌,以朝圣者的心态静静感受这座城市的厚重与刚毅。
领略延安“四度”,坚定忠诚信仰
开班仪式后,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教授郝凤年作了题为《全面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专题讲座,用高度凝练的延安“四度”——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为全体学员上了生动的“第一课”。
人大代表肩负政治使命、胸怀人民重托,他们的履职具有满满的“信念感、获得感”。1938年毛泽东通知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什么”时指出,“首先学一个政治方向”,延安时期艰苦的斗争条件没能阻碍革命的激情高涨,靠的是军民官兵坚定的政治信仰。身处和平年代、迈进新时代的新一届人大代表仅有一心为民的豪情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坚定政治信仰,才能拥有忠诚履职的不竭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正当时”,这是郝凤年教授多次提及的一句话,足见这位头发斑白的学者内心强烈的盼望。的确,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蔚然成风,人大系统也的进行了深刻的党史学习、宣讲和实践,特别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引起较大反响。反观当下,没有了“政治任务”的约束,党史学习教育似乎被“遗忘”,百年党史熟悉而遥远,抽象的仿佛只剩下光辉的符号。跨越千里,便是开启一场点燃灵魂的盛宴,近距离感受那被战火和斗争撕扯的岁月。这里有面对外敌内战时,中共领导人的经韬纬略和万丈豪情;这里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生不息和前仆后继;这里有心系中华、摒弃前嫌的政治清醒和民族精神。在这里,蒋介石、胡宗南没有聚拢起人心,而中共却从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锻造出“胜利的出发点”。
作为后来人,不可能每个人都铭记历史全貌,但那被岁月咀嚼过的每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应当被铭记、被践行、被赋予时代新义。延安这座城市也在继续发展,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精神的象征 ,延安时期是党的正确政治思想及其决策达到高度成熟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时期,是延安精神形成并在之后几十年持续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是党群、军民水乳交融、共谋大业、共创历史的光辉岁月,这里的一切无不彰显出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不禁有感而发:祝愿延安人民越来越好!
探寻旧址故事,涵养为民情怀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回首中共在延安的十三年岁月,透过黑白照片、旧址文物,可以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勇的中国人民的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穿粗布衣、吃百姓饭,军民一起开荒种地纺线......办学习班、实行“精兵简政”、建设南泥湾、修建枣园办公区,军民鱼水情在革命岁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全面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的重要历史时期。
与此同时,政权组织形式也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毛泽东同志讲:“人民普选的参议会与‘三三制’的民主政权,是团结各个阶级共同抗日的最好形式。”人民利益至上的观点迎来中国民主政治领域前所未有的实践,也为之后向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和发展,与时俱进朝向更加广泛、更加科学、更加民主的方向演变打下坚实基础。
人大代表,特别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通过直接选举而产生的,从当选的那一刻起,就应当更加坚定、更加彻底的涵养为民情怀。无论是职务代表还是非职务代表,无论是企业代表还是农民代表,在为人民服务上,要认清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身份”,做到“只见公仆不见‘官’”。在为群众谋利益上,要养成“察实情、讲真话”的品格,要尽全力争取“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决定方法、方法决定行为。在任何情况下,人大代表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履职过程中,做到不图虚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众望。
重走领袖足迹,争做模范代表
在梁家河村,知青住的窑洞外,细雨淅淅沥沥,代表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7年插队生活过的地方。如今,这里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新房子,老区人民卖起了土特产、干起了旅游餐饮,生活丰富便利了很多,再不见当日的艰辛。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奋斗主题。习近平总书记16岁来到梁家河,在黄土高原上与中国最朴实的劳动人民一起“摸爬滚打”,打淤地坝,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办代销店、缝纫店、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从“不懂”到“精通”,从“没吃过苦”到“抢着吃苦”,这种蜕变在思想与实践的融合与碰撞中逐渐完成。先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再做人民群众的先生,青少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做到了。
回到当下,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大代表似乎不需要从“0”开始干起。其实不然,人大代表与群众的纽带关系是天然的,但更需要后天的培养与维系;人大代表没有处在最艰辛的环境,但接续奋斗的道路依然布满挑战;人大代表来源广泛,但先以群众为师的规矩不能破、一线蹲点调研的作风不能丢。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能有根、有魂。
“今天来到梁家河学习参观,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也当过村党支部书记,他为村里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爱民为民情怀和工作方法,带领全村群众走好共同富裕之路。”一位同为村干部的人大代表这样说道。
近年来,平阳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人大代表的履职空间和履职保障在无形中得到加强,代表履职活力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如何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展现新时代代表履职风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强化调研本领,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有自己固定的职业,他们了解本地区本领域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善于从行业领域发展角度建言献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人大代表出于对选区选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既要能够了解群众的需求,又要善于分析群众各类需求产生背后的原因,从而从更深层次、更广视角解决群众诉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谈及意义,却远不止如此,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能够充分展现人大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魅力,能够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前进动力,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力,能够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活力。从某种程度上看,代表履职能力是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外化表现之一,加强代表队伍建设,特别是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郝凤年教授讲到,人大代表要具备“四种能力”:政治把握的能力、民主监督的能力、依法审议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在讲到调查研究时,郝凤年教授特别指出“历史不能假设”,面对任何困难问题,都要首先找到矛盾问题的主要、次要方面,认真分析导致问题的内因、外因,全面科学提出应对策略。
以当前全党提倡的大兴调查研究为引题进行探究,整个延安时期也是中共调查研究发展、蜕变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调查研究较之于以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到通过“整风”倡导调查研究精神,到普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再到调查研究成为全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现了从思想重视到实践探索再到理论升华的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学校,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联系群众进行经常的系统的调查研究,端正了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认识。
当然,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需要“内外”协同发力。从代表自身的“内”来看,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坚持学习求勤、增强领悟能力,调研求深、增强运用能力,建议求准、增强务实能力,监督求效、增强担当能力。从服务代表的“外”来看,人大常委会要强化高位推动,抓紧抓实履职培训、排准排实代表活动、落实落细服务保障、做好做实正向激励,积极营造代表履职的良好环境,提高基层代表履职能力,促进基层代表依法履职。
结语
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是一项常研常新的重要课题,而思想政治建设永远是其中不可获取的环节。随着人大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未来,在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方面必然会朝向体系化建设方向深耕,更多更好且更加行之有效的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也会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产生、发展和固定。平阳县人大常委会将会继续强化探索和实践,为打造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体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