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突出监督重点、跟踪监督问题整改,看好管好人民的“钱袋子”,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突出程序性,全过程审查监督彰显“严”。增强监督的计划性,推动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流程的制度化,依法完善预算审查监督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一是明确各个议题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时间,将年度议题基本固定。2019年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出台《苍南县预算审查监督办法》,规定每年5月至7月对县级所有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查,10月至次年1月对县级所有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查。二是明确人大常委会前开展预算审查监督的工作流程,固化工作流程,成工作机制。三是明确人大各专工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有利于人大与政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突出系统性,增强议题间衔接抓住“效”。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促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效用最大化。县人大常委会在年初制定年度监督议题安排时不断强化各个议题间的有机衔接,把全口径全过程的预算审查与绩效审查相结合,把政府债务监督与进一步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落实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跟踪监督相结合,把推进预算联网监督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相结合,不断推动审查工作做深做实。
突出协同性,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在“联”。近年来,苍南人大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审查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切实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一是增加审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根据工作需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要求县人民政府安排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二是审计整改过程中与县乡人大的纵向联动。结合苍南县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跟踪监督的经验做法,提出与乡镇人大协同开展监督,实现各级人大监督工作联动。
突出民主性,发挥代表作用重在“实”。结合县人大常委会与有专业背景的代表、财政经济审查专家、第三方中介机构沟通合作的工作实践,根据全国人大关于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有关要求,将代表工作融入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一是明确代表参与预算的全过程审查,完善人大代表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在预算审查监督中发挥好县人大代表作用。二是提出健全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工作机制,发挥好县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为民代言的纽带作用。三是完善预算审查前听取县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四是完善审查专家智库制度,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和支撑,运用第三方力量,提高预算审查监督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