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人大发挥职能作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立足人大职能优势,用心奏好调查研究“四部曲”,以扎实过硬的调研成果体现人大依法履职成效,贡献人大智慧力量,助力苍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心选题,奏好调查研究“主题曲”。选好调研题目,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确定调研工作方向,精心选择调研课题。年初,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紧紧围绕发展需求、实践需要、群众期盼,精心谋划确定年内调研计划,力求人大调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亮点。就如何确定今年人大调研课题,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情况、四季柚、紫菜等产业发展、消防安全、医疗保障、全民健身专项工作、社会公益组织建设和殡葬改革等多个年度调研课题。这些调研课题与县委中心工作有效衔接,与“一府两院”工作协调一致。对于事关全县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县城排涝能力建设情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连年列为调研题目,持续跟踪监督,确保善作善成。
精细读题,奏好调查研究“前奏曲”。县人大常委会科学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明确调研目的、调研内容、实施步骤。对于重大调研课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以增强调研实效为前提,不拘泥于调研人数、调研时间,分别采取集中调研、分组调研、专门委员会调研等形式开展,集中调研由常委会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专门委员会、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共同参加,尽量确保调研活动既具有专业性,又带有广泛性。调研前做好准备工作,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调研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握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熟悉调研课题方面的制度措施、工作要求和部门职责,切实做到调研前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精深研题,奏好调查研究“进行曲”。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调研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去哪里调研。为了把调研情况掌握清、研究透,调研组成员一方面以基层单元建设为依托,运用“线下+线上”方式,深入基层代表联络站,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群众的意见建议,面对面、屏对屏获取“第一手资料”,提高调研的代表性和实效性。2022年9至10月,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视察中小学校,暗访校外培训机构,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并通过基层单元在省人大代表履职应用平台、苍南人大WO互动监督平台等广泛征求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了全县“双减”政策实施的情况,为推动苍南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坚持“找亮点”与“看难点”相统一,既到亮点多、经验足的地方去“汲取真经”,又到问题较多、情况较杂的地方去“解剖麻雀”,从而不断提高调研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精准解题,奏好调查研究“片尾曲”。调研报告不是调研的“终点”,而是“谋民生利、解民生忧”的起点。为做好调研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深耕细作,努力将调研成果与人大依法监督紧密结合,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方式,推动工作落实见效。比如2022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工作重心,开展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审议意见,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任务清单,细化落实举措,推动工作开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调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写好写实了调研“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