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小小山村“破茧成蝶”,茗岙乡人大代表赋彩共同富裕美好画卷

发布时期: 2023-02-05 信息来源: 茗岙乡本级 作者: 潘王杰

底岙村是位于永嘉县茗岙乡的一个偏远山村,海拔500多米,村域面积达4.2平方公里,全村469户1530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茗岙乡各级人大代表充分走访调研,深挖底岙村自然资源优势,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底岙村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突出抓好红色资源开发、全域环境整治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三篇文章,实现小小山村从“盆景”到“风景”的华丽蝶变,为助力共同富裕贡献代表力量。

一是发挥代表联络站平台作用,追寻红色根脉“历史记忆”。茗岙乡是浙南红十三军革命战斗起源地之一,底岙当地更是流传着一段“十八个无头壮士”的英雄事迹,却因没有历史资料遗留,鲜为外人所知。为给烈士正名,守牢“红色根脉”,茗岙乡人大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县人大代表胡相云与村党支部牵头开展调研,利用人大代表资源优势,在周边村居寻找知晓该段历史的老人,并不断往返于温州各地,力争还原历史真相。人大代表还带头出资帮助村里打造了“茗岙分水坳革命历史陈列馆”。“十八个无头壮士”的红色故事还受到央媒的关注,央视记者蹲点采访,其革命事迹被CCTV-7军事频道宣传报道。当前,乡党委正规划进一步完善陈列馆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底岙村有望被打造成为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发展村红色旅游。

二是发挥人大代表引领带头作用,推动乡风文明“落地生根”。 底岙村曾多次因环境脏乱被挂黄牌,茗岙乡县、乡人大代表紧抓“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契机,切实当好村庄发展的智囊团和排头兵,带动村民自行拆除村内露天坑120多座,拆除违建小屋、乱搭棚50多处,整治“脏乱差”点200多个,为景区村创建夯实基础。同时,代表们积极参与谋划村内旅游路线,打造古树公园、“福禄寿”古井、相思红豆杉等特色景点,串点成线,并通过提升生态公厕、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成功创成2A级景区村。发起乡级人大代表进网入格,通过抓人促事,助力完善全域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底岙村从全乡的“最脏村”蜕变为“最靓村”。

三是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书写共同富裕“美丽答卷”。

茗岙乡人大代表立足底岙村现实,将“山林田地多、建设用地少”的招商劣势转变为生态优势,集中流转土地400多亩,借助底岙村县人大代表胡相云的平台资源,由村党支部牵头发布“招贤令”,成功吸引乡贤回村投资1.3亿元,打造“底岙田园综合体”项目。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茗岙乡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开展政策处理,历经三个月连续攻坚,顺利进场施工。目前,“金丝皇菊产业园”已初步产生经济效益,菊花盛开时期吸引外地游客上千人次来村打卡游玩。在村党支部帮忙协调下,项目投资公司注册了“红田鱼”金丝皇菊品牌,成为了茗岙“伴手礼”热门产品。项目引进以来,累计为村集体创收100多万元,当地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累计增收200多万元。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