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平阳县人大:美丽河湖工程——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生活圈”

发布时期: 2023-02-23 信息来源: 平阳县县本级 作者: 崔璐璐

2022年,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318名履新县人大代表首次参会庄严票决产生了交通畅行、教育强基、医保纾困、幸福颐养、山海共富等十个方面内容作为2022年度平阳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美丽河湖工程”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全面覆盖危废治理、基础提升和典型创建各领域环节。一年来,平阳县人大常委会、属地乡镇人大共同组织县人大代表对民生实施项目分解目标任务实施联合监督,使得“美丽河湖”焕发勃勃生机。

开展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评议,助力打造绿色“生活圈”

2022年,平阳县人大首次开展了“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评议”工作,水利局、住建局等关乎“美丽河湖工程”的重点部门被纳入首批评议的5个部门。市、县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是其中一项重要考评内容。

“园林绿地是一座城市最基本、最直观的生态底色。”平阳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阳县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加快推进城市公园、滨水公园、街头绿地、城市绿道等项目建设,聚焦居民需求和短板弱项,增强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全力构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生活圈”。截至2022年底,全县累计新增绿地13.41公顷,新建绿道19.6公里,贯通省级绿道3号线,超额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任务指标。同时,塘河绿道、九叠河段绿道获评“温州最美绿道”,城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元旦假期,在鳌江黄公望公园(三期),孩子们嬉戏打闹,家长在一旁悠闲地散步拍照,十分惬意。“黄公望公园是一处高品质的城市园林,恰到好处的绿植搭配、用心装点的休闲步道,让人赏心悦目。”公园绿地让城市添绿、为生活添彩,给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的场所。

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助力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2021年,平阳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平阳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平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25)》,并连续2年开展环保治理专项监督工作,去年年初常委会上专门听取平阳县政府关于2021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连续监督成效显著。

2022年,平阳县水利部门联合属地乡镇,将堤岸加固、清淤疏浚、景观打造等措施有机结合,加速推进南雁、凤卧、怀溪、闹村等乡镇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年累计治理河道16.14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2.5%。鳌江蒲潭垟以上流域——山门镇畴溪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乡村振兴项目规划,统筹推进防洪抗冲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和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河道治理兼顾生态旅游开发与水文化设施景观建设。基层单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平阳人大积极打造“平e近人”特色应用场景,各地人大努力打造“护水一路行”,以实际行动唤起代表、群众参与治水、护水的意识和坚决行动。

“这里水清景美,空气清新,适合带着孩子‘周边游’。”得益于水美乡镇创建,青街成了家喻户晓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此外,平阳县还聚焦打造具有浙南水乡风貌的美丽幸福河湖,做足“水秀”文章,巩固“五水共治”成效,营造生态安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新环境。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条、水美乡镇4个,完成水上碧道建设11.098公里。

组织专项治理工作监督,按下“无废城市”创建快进键

“净土清废”是美丽河湖工程的“源头”项目之一。2022年,平阳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净土开拓战”“清废规范战”行动,特别关注用途变更地块环境调查评审备案工作,全力确保土地安全利用率。针对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费用高、处置难等历史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小微危废收运处置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小微危险废物统一收运体系。目前,全县1600余家小微危废产废企业实现统一收运全覆盖,全年转移处置危废物1200余吨,有效解决小微危废处置难题。”在平阳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有力监督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迅速开展,同时打出了积分制评估、助企惠企性政策等“组合拳”,不断提升危险废物转运和利用处置效率,按下了“无废城市”创建快进键,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