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文成县人大:采取监督“五式法”助推民族宗教工作

发布时期: 2023-12-20 信息来源: 文成县县本级 作者: 夏鹏忍

近年来,文成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抓好《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创新实施监督工作“五式法”,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重点项目式”监督。在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中,将“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为年度的重点监督项目。按照项目式的监督模式,制定专题监督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各乡镇开展专题调研,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落实落细。目前,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已纳入全县基层乡镇“四个平台一张网”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县乡民族工作网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省级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点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4,全国少数特色村寨3个,省级精品示范带2条。

二是实施“精准导向式”监督。针对调研发现的乡村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服务实效不强、服务网络覆盖面小等一系列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监督方案,连续5次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开展走访调研,督促政府按照“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打通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文成县大峃镇依托审批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村少数民族一体化服务点,累计接待少数民族群众2400余人次,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近2000人次,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租房、上学等问题120余例。

三是实施“动态跟踪式”监督。认真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坚持“一抓到底、跟踪不放、督出成效”的原则,联合民宗、公安等部门,全面推进五大领域非法宗教活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推动印发《关于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培训进酒店、民宿等经营性场所活动的通知》、《文成县酒店、民宿、研学基地涉宗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织密织牢宗教渗透蔓延防护网。深入贯彻省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相关规定,同时,积极跟踪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方式方法的守正创新,推动宗教活动场所运行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有效维护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实施“协同联动式”监督。去年以来,采取市、县、乡镇上下协同联动的方式,对《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坚持“执法检查就是有效的宣传引导”工作原则,不断拓展《条例》贯彻执行的覆盖面,全县86处宗教活动场所全部设立法制宣传窗口,全县共开展宪法、政策法规“三进”活动、宗教理论45次,发放宪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反邪等宣传资料400余份,受众群众突破1万人次。通过本轮执法检查,梳理出涉及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宗教领域执法规范等14个问题,形成了专项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明确责任清单和整改时间期限,有效推动了宗教领域的依法治理进程。

五是实施“互动体验式”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的平台阵地作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各类监督活动中,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开展人大代表走访服务选民、“局长·代表面对面”等活动,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协助基层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自治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就围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累计提出例如做好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等意见建议20余件,协调解决基层各类民族宗教纠纷矛盾50余起,在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以及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