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岩头镇人大认真贯彻关于“千万工程”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三大领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倾力服务“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三张蓝图,促进岩头镇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文化”的有机贯通。
助力生态振兴,绘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山水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绿色就是发展底色。为了实现“绿色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变,岩头镇下日川村启动了“千万工程”整村改造提升攻坚行动。为此,岩头镇人大组织各级代表下沉一线,镇人大主席担任攻坚组指挥员,全程跟进改造提升攻坚任务。一方面,代表们走街串巷,登门拜访或是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与选民沟通交流,聚焦土地政策、改造计划、发展远景等关键信息做好宣传解释,并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反馈解决。另一方面,代表们履职监督,秉持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深入摸排调查,定期视察调研,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依法合规、进度有序推进。在代表助力下,攻坚组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450平米,清理村头巷尾、门前屋后垃圾100余车,下日川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一处美”向“全域美”的精彩蝶变。
助力产业振兴,绘就“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的富足图。
“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化,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岩头镇人大秉持“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理念,长期组织代表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音乐漫都”“夜游楠溪”金字招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振兴发展。
作为楠溪江的核心风景点,丽水街被列为“千万工程”示范村社。从“一条古街到一个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丽水街蝶变的背后是各级代表的持续助力。立足村内大量的古建筑,代表们发动乡贤、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家修百屋”,助力丽水街长廊、古建筑系统修缮,最大程度还原古村风貌。同时,代表们积极对接宣传部、文旅局、旅投公司等有关部门,助力引进优质文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村级入股委托第三方运营的形式,探索出“音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共富新路径。县代表李东峰自当选以来,就紧盯农村产业发展,多次前往海南、陕西、贵州等地调研经验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作为领衔代表提出相关建议议案十余件,为产业振兴贡献人大智慧。
助力文化振兴,绘就“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祥和图。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种文化载体来支撑。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文化振兴的形式和内容。县人大代表周阿珍将时尚元素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精心打造“麦饼西施”永嘉麦饼非遗体验点,凭借着位置优势和对麦饼制作的了解,为过往游客讲述麦饼的故事,成为古街上一道靓丽的“人大”风景。针对眼下时兴的“亲子出游热”,周阿珍代表积极探索永嘉麦饼非遗研学线路,开发“一张麦饼”研学品牌,给当地儿童、外来游客展示麦饼制作工艺,让小朋友们担任麦饼“小小讲解员”,体验麦饼制作的全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周阿珍代表还主动拥抱数字经济,不断做深“非遗文化+麦饼经济”融合文章,加入直播、团购等线上销售模式,让麦饼的香气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
接下来,岩头镇人大将立足主职主业,强化履职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为绘好“千万工程”新蓝图、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高地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