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人大:从细微小事入手 以多种身份履行多重担当 ——记社区“大家长”、乐清市人大代表陈姿
发布时期: | 2022-07-08 | 信息来源: | 乐清市人大 | 作者: | 彭宁 |
“陈代表,这条路下水道堵了,脏水流得满地都是,你给想想办法呗。”“陈主任,现在上海回来是什么政策,我想回家了。”……作为乐清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乐成街道南门社区副主任,陈姿早上睁眼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抓起手机,查看有没有因夜里休息而漏掉的电话和消息。多年以来,但凡遇到居民的“烦心事儿、揪心事儿”,只要力所能及,她这“热心肠”一定会“掺和”一把,在乐清市南门社区,她就是居民心中的“定心丸”。
以小见大办好社区琐事
陈姿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2000年到居委会“帮忙”,成为了一名兼职工作人员。那时工资待遇低,一个月50元。因幼年经历,她对社区工作充满好奇,再加上也喜欢和人打交道,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应了下来。连她自己都想不到,这一干就是24年。那时每天的工作就是花个半天时间到大街小巷子转悠,拉拉家常,宣传计划生育,抓清洁卫生,或帮助居民出具各种证明。后来,趁着村居融合等一系列改革,新南居委会变为南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慢慢变得纷繁复杂,不仅要服务好老幼病残,还要做好入户宣传、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纠纷调解、数据汇总……用陈姿的话来说,几乎“啥事儿都干”。
“我们社区位于老城区,布局复杂、人口众多,老年人比例又高,有不少看似不起眼的琐碎‘小事’。”陈姿介绍道,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她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即便下班了,或者休息日,只要居民有需求,就有她的身影。如,居民投诉街道路面有坑,她会立马联络相关部门,找养护人员前来修补;看到电瓶车占道停放,她会想方设法找车主挪车或亲自将一辆辆电瓶车挪到可以停放的区域;每逢节假日,她又会变成空巢、独居老人的“亲闺女”,拎着大包小包上门送温暖……“我有时候大晴天走路上,听到下水道有声响,都会停下来看一看,拍下小视频,找相关部门,看看是不是污水管道接错了。”陈姿说,只有把小事当大事干,才能真正干好事儿。
凭着这一腔“热心肠”和一双“勤快腿”,陈姿在很多部门都混了个脸熟,他们有时还会打趣她道,“有问题千万不能被你知道,不然被你盯上,不赶紧解决都不行了”。
今年4月,陈姿提议的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正式在社区落地安装,居民“扫一扫”便可给自家电瓶车充电。“这事的起因是我先前巡查时,发现有些居民为了图方便,从自家高层窗口扔下来十几米电线,给停在楼下的电瓶车充电。消防以及相关部门虽然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检查整治行动,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陈姿说。于是,陈姿便提出,在辖区统一安装电瓶车充电桩的建议,还多方沟通帮居民们谋福利,现在居民们的充电费用是按照家用电费标准收取。
以诚相待赢得邻里信任
一件件问题实打实、硬碰硬地解决,让陈姿成了社区居民们信赖的“自家人”。2007年,她通过层层筛选和民意投票,被推选为乐清市人大代表。谁家有了大事小情、想不通或解决不了都会先想到她,找她商量。陈姿总是认真倾听,耐心帮着居民们一一化解,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
为了早日让所有老人都支起健康“防护罩”,一段时间以来,全市各地都在全力宣传推进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工作。南门社区有位阿婆却拿不定主意,一直没有接种疫苗,每次工作人员上门宣传,阿婆只说会考虑。前不久,这位阿婆找到陈姿询问意见。了解到老人顾虑后,她耐心和老人解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还拿自家母亲早已接种疫苗的事情举例,鼓励老人尽快接种。考虑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陈姿便带医生上门查看老人是否符合接种条件。
这份来自居民的信任令陈姿十分动容,也更坚定她想要守护社区这一方天地的初心。“有很多人劝我,你社区都能做下来,外面的工作就没有做不下来的,有人还开高薪邀请我到企业干。”陈姿说,她是在社区得到了成长,找到存在感,让她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说句不害臊的话,没有这份情怀,可能我还真干不了这么久。”
陈姿还分享了2020年疫情发生时,她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故事。当时,政府提倡全民“宅家抗疫”,一些居民在家时间一长,情绪就上来了,抱怨、牢骚更是在所难免。特别是一些老人很不理解不接受得隔离在家,吵着要出门,陈姿一行人上门排摸时,免不了对方会发一些不好听的声音。但她没有过多计较,穿着雨衣一直坚守卡口,耐心回应居民们的各种诉求,连母亲生病做手术都没能陪在身边。
“你做的好不好,老百姓其实都看在眼里。”她的真诚渐渐触动了居民,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配合。陈姿回忆道,那时居民们怕她们饿着就从门缝塞各种面包、饮料,知道她们缺医用防护手套,便送来厚厚的厨房手套,说至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让陈姿倍感温暖,她还调侃道,“都说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想想当时还真拿了不少。”
多种身份履行多重担当
除了是社区居民眼中“自家人”,陈姿其实更是一位“公益达人”。2014年,她和黄道弟、倪志刚等几位热心的乐清市人大代表的朋友,成立乐清市呼吁交通文明协会,由她担任协会会长。
“您好,过马路请走斑马线。”“你这样逆行了,得过马路到对面的道。”每天早晚高峰期,她都会带领一群“蓝马甲”,拿着“安全出行”的指示牌准时出现在认领的路口,配合执勤交警维持道路交通秩序,对行人乱闯红灯、电瓶车以及车辆不按规定行驶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这个过程很枯燥,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以为我们是拿了钱作秀,或是学车的人。”陈姿说。有一回,一名六旬左右的老人带着孙子骑着电动车,想要横穿马路直接到对面,在此处的执勤者陈姿见状,上前劝阻,但老人不领情,反而当场发飙辱骂起她,执意横穿过去。“看他年龄大了,还带着孩子,对于他的辱骂,我也只是听听。”陈姿说。
“虽然不被理解,但我们的努力还是有影响到他人。”陈姿说。去年,她自己在马路劝导时,被一位逆行外卖小哥撞到,在陈姿的劝导下,该外卖小哥不但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在以后每天早上的例会,都会站出来,让一起的同事们将头盔戴好再出发,不然就不放他们走。这令陈姿非常有成就感。“如果挨几句骂能让人们树立安全出行意识,让一些家庭减少悲哀,让乐清这座城的交通更文明,我就觉得我们在做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陈姿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