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洞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老弱病残和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增强民生福祉,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一是“关老爱小”,聚焦养老服务提升与未成年人保护。持续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视察、召开专题询问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专项报告、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活动、督办养老服务提升重点建议案和养老服务驿站建设民生实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积极履职尽责,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建制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达78以上,位居全市第一;老年食堂“e食无忧”场景应用项目成为全市唯一纳入“浙里长寿”和“浙里养”子场景项目,入选全省民政数字化改革第一批优秀应用,获温州市养老服务改革突破试点创新案例第一名。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监督,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部省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在全区的贯彻落实,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实施情况,听取区政府专项报告,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惠及全区2.38万名未成年人、284名低保低边儿童、68名孤困儿童。同时,积极对接“一老一小e关爱”应用场景在洞头区代表联络总站的入驻并完成建设,从“一老一小”两个年龄段人群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数字化改革打破信息壁垒,整合服务事项,进一步推进“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助残扶弱”,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把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监督列为区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结合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复评、助推亚残运会举办等活动,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保障改善民生,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城市道路、车站、市民活动中心、文化礼堂、市政公园、景区、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召开相关部门、街道调研座谈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等,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针对无障碍环境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服务功能完善、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实时督促整改落实,进一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老弱病残等群体平安顺利出行,目前,创成4个省级“无障碍社区”,累计为13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全区公共建筑范围内的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76%以上、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100%,公共场所无障碍覆盖率达70%以上。同时,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给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尊严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委开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课题调研,深究细访本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深挖细掘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剖细析新时期社会救助的特征及趋势,深思细虑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文章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力促建立科学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效的全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正惠及特殊群体。
三是“拥军为兵”,聚焦退役军人权益保障与女子民兵连建设。开展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调研,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三属”,专题听取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汇报,围绕退役军人和“三属”的权益保障、情感关怀、社会尊崇等方面提出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加强烈士褒扬宣传、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改进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调研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设情况,了解女子民兵连五年建设规划落实情况,听取区政府关于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及海霞学院建设情况的报告,围绕“海霞”品牌效应、连队队员稳定、队院结合发展、红色研学项目等方面提出加强女子民兵连队伍实体化、运行常态化、展示窗口化“三化”建设,加快推动绿红蓝“三色”融合发展,努力把海霞这张名牌打造成为带动洞头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力助推新时代“重要窗口”民兵连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