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永嘉县界坑乡:一条鱼富一方百姓

发布时期: 2022-12-01 信息来源: 永嘉县县本级 作者: 胡晓琼

“今年田海俱中熟,处处人家足稻鱼”,小小的田鱼在稻田间吃着稻花,自由游淌,承载着兴发村发展的希望。进入兴发村头,远远地可以看到村墙上写着“楠溪稻田养鱼第一村”,这是属于当地百姓的自信和骄傲。

界坑乡稻田养鱼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目前全乡范围内已有一千多亩养殖面积,稻田养鱼产出的田鱼及稻米每年都能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益。在养殖前期,由于田鱼品种不纯、特色不特,田鱼养殖未形成规模化效益,导致“界坑田鱼”特色品牌不温不火。对此,界坑乡人大联络站召开献计献策座谈会,采纳了县科技局副局长徐浙忠提出“提纯复状”的概念,从兴发村附近的永嘉第二高峰高山尖附近的“楠溪江天池”引入最纯正的田鱼品种,并邀请浙大渔生态团队张剑教授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指导。目前,标准化建成田鱼养殖基地(一期),形成了规模化养殖,提高了田鱼的质量和产量。

游来游去的美丽田鱼,如何才能游到餐桌上呢?面对又一个严峻课题,乡人大联络站意识到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今年六月,浙江省党代会召开。界坑乡人大联络站意识到这是一个把兴发田鱼品牌打出去的好机会,于是发动村民放水收鱼,将最新鲜、灵活的340条田鱼带到了党代会现场。活灵活现的田鱼是最好的广告,一夜之间让大家认可了来自界坑兴发的产品。

自从在省里打出兴发田鱼品牌以后,不少客户慕名而来。兴发村田鱼高产示范养殖基地有50余亩。今年产量6000余斤,每斤60-70元不等,目前还剩1000余斤。养殖户汤裕眺介绍,如今的销路更是不用愁,长期供应给永嘉宾馆、酒店、海鲜楼等,做成特色菜。接下来,兴发村田鱼会扩大养殖规模,明年计划开展二期,再承包五十多亩稻田,预计产量超过1万斤,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来打听田鱼养殖动向。

“产量高了,品控就不能差。我们要保护好界坑的正宗田鱼,不做市场上杂七杂八的田鱼”界坑乡人大主席郑钟南说,“去年,鱼稻共生项目在县科技局成功入库,争取获得相关资金支持,现在需要积极谋划打造产业品牌,乡人大联络站正在助力建设兴发村田鱼文化长廊项目,努力将田鱼产业打造成界坑乃至永嘉百姓共同富裕的金名片。”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