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泰顺县百丈镇人大:“小板凳”发挥“大作用” 畅通民事共议“最后一米”

发布时期: 2022-11-17 信息来源: 百丈镇本级 作者: 潘淑芬

几张板凳、代表群众、乡镇干部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村里村外的大小事,一起拉家常,聊聊心里话,在一问一答间解民忧、暖民心。今年以来,为拓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泰顺县百丈镇人大丰富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内容,开展“板凳夜聊”系列活动,架起了代表和群众的“连心桥”。

一是察民情,坐到群众板凳上。“我是大家选出的代表,大家对咱们村的土地流转的政策有啥疑问,或者在这方面有哪些顾虑,都可以和我讲讲。”在飞云湖村的“小板凳微课堂”上,严碎光代表热情地为村民答疑解惑,诚恳细致地解释说明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最终几位年纪较大的村民打消了心头的顾虑,与村里达成共识,现场在板凳上签署了流转协议。代表们以面对面、接地气的交流沟通方式,聆听来自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最直接的诉求、最现实的困难,在真诚沟通中纾解群众情绪,主动询问意见,现场解决问题。每个月的10号成为了代表们听民声的固定日,代表们深入到群众中去,收集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聚民智,想到群众心坎里。通过“板凳夜聊”、“广场夜聊”“田间夜聊”等形式,“议事团”在百姓家门口设摊,群众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代表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咱们叶岸山的那座桥有必要建。”“今年外立面改造是哪快区域?”“我们这边的征地拆迁政策有新变化吗?”群众聚在哪里,“民生夜聊”就开到哪里。代表们提炼群众的“金点子”后,在泰顺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交包含《关于要求尽快启动百丈镇叶岸山大桥建设的建议》《关于要求支持百丈镇实施剩余民房外立面和江园路改造的建议》等相关意见建议12条。通过化被动接待为主动上门,代表们围绕身边的“关键小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提升建议意见的含金量,当好人民群众最忠实的代言人。

三是惠民生,干到群众家门口。民生实事项目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常常作为“板凳议事”的主题出现。吃完晚饭,大家在庭院纳凉的同时,围绕外立面改造项目、司筱线改建工程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民生实事“唠家常”,把难点和亮点一起拿出来“晾晒”,做到意愿有人转达、诉求有人回应、困难有人解决。“曾经的江园路,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放,河边围栏破损严重,街道路面坑坑洼洼。如今,新铺的街道整洁平坦,新装的围栏整齐漂亮,老街旧貌换新颜,我们住在这边很舒心。”村民代表赵正友对外立面改造成效表示肯定。今年,由代表票决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在加快推进中,16项民生微建议答复满意率为100%,解决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地、落细,在百姓家门口把实事办得更有温度、充满温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夜聊”活动,以灵活简单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代表和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共有7名泰顺县人大代表、52名百丈镇人大代表分别在12个联络活动点参与活动,共接待群众217人次,现场答复提问161次,收集意见建议82条,代表网格化履职微建议32条。这些意见建议从百姓关注的热点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代表们以实际行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