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瑞安市人大深入开展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工作专项监督,推动“一府两院”完善四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瑞安市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机制。积极创新破解难题,不断完善索证索票制度,全面规范猪肉、豆制品、熟食三类重点食品票证信息。自主开发食品追溯微信小程序,实现通过拍照上传供货商证照、食品合格证明、进货票据等信息,简化索证索票程序,改变传统的台账登记方法。
完善食品检测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快检工作,更新农贸市场快速检测系统,实行手机实时上传图片,杜绝迟报补报。明确转定量操作流程,出台《食品快速检测不合格转定量抽检工作规范》等制度,加强食品检测不合格批次、定性转定量、定量转案件指标考核。规范抽检采样,开发“农安瑞安”小程序,实行定位抽样,有效解决农产品检测由当事人自行采样送检的乱象。
完善联动协调打击机制。统一食药领域犯罪主观故意认定标准,加大食药环违法犯罪打击合力。规范案件移交,出台《食品药品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移送规定(试行)》,明确涉食药环刑事案件移送接收。加强综合治理,强化食药环领域监督执法司法,深入推进食药环领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完善环保非诉案件执行机制。出台环保非诉案件“裁执分离”实施办法,对责令企业停产停业的“行为罚”案件,适用“裁执分离”工作模式。明确法院、环保部门职责分工,优化裁执衔接,突出打击重点,提高了环保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去年以来,瑞安市历史遗留的413家裁执分离案件已处置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