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撰写工作就是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趋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就是把原始、分散的信息经过整理加工,成为系统的、有条理的信息的过程,通过精、深、新、快、特五字决撰写好信息报道。
一、角度“精”。人大信息要注意突出人大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要选择好角度,使所写的信息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方向要准,调查研究得来的信息,加上文章结构、语言风格要像,这样有更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对文章的主体内容有充分把握、内容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二、选材“深”。信息写作必须认真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人之所未见。要利用多种渠道寻找有价值的人大信息,从会议材料、领导讲话、交流发言、调研活动、代表建议、群众反映等等中进行总结提炼。只有深入挖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才能给人以启迪。
三、内容“新”。标题是信息的门楣,在提炼标题时,要注意突出信息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事实,敢于突破定式,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要注意新苗头,发现新问题,富有敏感性,写信息一定要有新意,切不可拾人牙慧。要另辟蹊径,体现出新意。
四、素材“特”。就是有特点、有个性,别具一格。少用或不用公文语言,少说套话和空话,多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多用鲜活的事例。尽量压缩文字中的水分,以最精当的文字,清楚地传达最大的信息量,传播最核心的观点。
五、上报“快”。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有了信息源就要盯住它,事情发生了就要动笔写,并且及时报送,有些工作可能几个单位都在做,但谁先总结提炼上报了谁就可能成为工作典型,如果稍微慢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对领导关心的重大事项、突发性重要情况更要尽快报送,打好“闪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