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
温州市人民政府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消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温州人多地少,外来人口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火灾形势一直比较严峻。近年来,为切实扭转火灾事故多发的态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市委的直接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力度,强化社会消防宣传和培训,着力构建社会化消防安全防范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市消防形势的稳定好转。具体做法是:
(一)抓责任落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温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牵头”的原则,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事故倒查机制,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消防安全作为奥运安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的维稳督查活动,从6月中旬到9月下旬,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实行每周一督查、一通报,并不定期开展暗访活动,推动了消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抓专项整治。市政府坚持以整治保安全,以整治促规范,针对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整治措施,全力促进各类火灾隐患的整改。
一是开展“两查两保”专项整治活动。去年“12·12”温富大厦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为认真吸取教训,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查两保”专项整治活动。全市仅消防部门就出动2373人次,检查单位1787家,发现隐患1223条,整改1023条,核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515份,核发《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484份,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87起,罚款184.74万元,责令“三停”178家,行政拘留328人,有力地打击了社会面上的消防违法行为,推进了全市火灾形势的稳定。
二是开展违章简易棚和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针对居住出租房普遍存在缺少疏散通道、消防设施以及电气线路乱搭、可燃物品随意堆放等严重安全隐患,市政府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活动,特别是将违章简易棚纳入了出租房整治范围,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22.8万户隐患出租房已整治合格14.4万户,合格率为63%;全市267.
三是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前几年,我市对“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作过专项整治,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又出现“回潮”现象。去年10月以来,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通过了“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意见,要求各地限期做好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三合一”场所6544家,完成整改4613家,整改率为70.5%。
四是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今年6月份,市政府制定下发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启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活动。经过1个月的调查摸底,全面摸清了高层建筑的底数和消防安全现状。据统计,全市共有高层建筑1293幢,其中高层工业建筑19幢,高层居住建筑580幢,高层公共建筑694幢。目前,整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五是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整治。2007年以来,全市公布了66家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其中省政府挂牌督办4家,市政府挂牌督办16家,县(市、区)政府挂牌督办46家。目前所有挂牌单位都已整改完毕。
六是开展公众聚集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公众聚集场所历来是消防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们化大力气抓好这方面整治,最大限度消防安全隐患。今年深圳“9.20”火灾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又立即研究部署公众聚集场所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由常务副市长徐纪平等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四个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了646家单位,核发法律文书249份,并对198家重点火灾隐患单位在各新闻媒体进行了曝光。
(三)抓措施到位。我们积极探索消防工作的有效措施,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各类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一是强化行政措施。在出租房和“三合一”场所整治过程中,我们对拒不整改的业主,采取了强制拆除、停水停电、现场查封等联合执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整治期间共对500多个钉子户采用了联合执法,有力推动了面上火灾隐患的整治。二是强化法律措施。在“两查两保”活动中,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了“七个一律”,即对拒不改正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在公众聚集场所违章搭建阁楼等七种具体违法行为的场所管理人员,一律处以行政拘留 。此举施行以来,已有322名业主受到了行政拘留处罚,社会反响强烈,效果明显。三是强化技防措施。我们在全市推广城市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一旦建筑内部发生火灾,信号即可通过该系统传送到119消防指挥中心,消防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动灭火。在出租房消防整治中,我们采取“通、套、分、隔、配、拆、降、建”等八字方针,即通道直通室外、电线阻燃套管、厨房居室分开、隔断材料防火、配备灭火器材、拆除疏散障碍、降低人口密集、建立管理台帐等八个方面的举措,确保出租房消防安全。四是加强民工公寓建设。在违章简易棚整治中,各地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在组织拆违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民工公寓。其中,瑞安市筹建民工公寓18处200多亩;乐清市建成4幢
(四)抓应急防控。为切实增强动态环境下消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制定并下发了《温州市火灾防控“四色预警”机制试行意见》,完善消防工作预警与动态防控工作制度。同时,相关部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抓基层基础。根据《温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各地加大了消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去年以来,全市共划拨消防业务经费6905万元,消防专项经费9746万元,基建经费9352万元,包括温州消防指挥中心在内的9个消防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另有7个消防站项目正在兴建当中。全市各地新购置了49辆执勤消防车,投资500多万建成了“消防119通信指挥系统”,同时还增添一大批个人防护及抢险救援器材装备,确保全市消防站的车辆器材装备达到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为缓解一线执勤警力不足的矛盾,市政府还加强了外来人口协管员、合同制消防员等消防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按外来人口与专职协管员500:1的要求,配齐了6700名专职协管员,并建立专职消防队51支,配有车辆83辆,人员573人。
(六)抓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网吧”等“六进”活动,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开办了《聚集119》、《消防面对面》、《警界前沿》等消防专栏专刊,努力增强消防宣传社会效应。初步统计,至去年年初以来,全市共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活动153次,受教育学生达到20万余人;社区、厂区和农村等地方悬挂宣传标语、横幅800余条;播出电子屏幕消防公益广告、户外视频点120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送消防短信13万条次;举办大型活动21次。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虽然前阶段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消防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火灾事故仍然高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发生火灾208起,死亡32人,受伤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62.9万元。虽然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了43%,但火灾事故的数量、直接经济损失比去年同期仍上升了54%、35%。二是温州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火灾持续高发的风险期。温州很多企业消防设施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生产胶鞋、塑编、打火机、服装、再生纤维等产品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使用的是易燃原材料,很容易引发火灾。三是外来人口多,出租房面广量大。据市公安局暂口统计,我市登记在册外来人口333.45万,而且流动性频繁,管理难度大。大量不合格出租房散布在“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特别是违章棚屋和无证工场、作坊分布广泛,虽然经过前阶段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时有可能“回潮”。四是消防安全基层基础薄弱。公共安全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历史欠帐多;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村一级管理安全工作的职能在淡化,大多数村居消防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下一步,具体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消防工作责任体系。抓好新形势下的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建设,认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基层单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加强督查督办,强化跟踪问责,促进工作落实。对未履行法定职责或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的,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
(二)进一步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持以违章简易棚和居住出租房整治、“三合一”整治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为重点,强化整治措施,争取年底前基本消除“三合一”现象。在今后两年内,全部拆除违章简易棚,居住出租房整治合格率达到80%,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火灾,推动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的长期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科学编制消防规划,建立火灾预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对专职消防队的业务经费保障力度,配备固定人员和必要车辆装备。加强农村和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广泛建立城乡义务消防组织。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消防保安力量,依托派出所、治安联防、安监中队等力量,形成多方联动、相互配合的消防安全巡防网络。
(四)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深化消防宣传“六进”活动,努力将消防安全纳入普法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体系,推行重点工种持证上岗,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工作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市政府将认真按照这次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查漏补缺,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