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理论研讨

浅谈在代表候选人介绍中引入竞争机制

发布时期: 2005-07-18 信息来源: 上海宝山人大网 作者:

我国选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民主化程度渐趋提高、操作规程渐趋合理,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代表行使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

 

  (一)选举主体的广泛性

 

  我国宪法和选举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少数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的原则和民主选举的广泛性。

 

  (二)选举的民主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在选举各级地方人大代表和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选民或代表联名可以推荐候选人,选举必须实行差额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选举采用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在选举方式上,已由举手表决为主发展到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此,选举的民主程度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渐进过程。

 

  (三)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依法治国深入人心,全民族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经济、文化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代表候选人介绍中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

 

  无需讳言,我国选举制度在实践中尚有一些疏漏,影响了我国民主选举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代表候选人的宣传介绍是选举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最具竞争性的一个环节,但同时也是目前选举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介绍形式单调,内容过简,范围太窄,相关制度和程序不够完善,不能完全体现选举的民主性。

 

  (一)宣传介绍的范围过窄

 

  目前,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大多仅限于选民小组或代表小组会议上,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区县代表选举时的一些选区,很多是由几个单位联合划分组成的,选民多达几千人,如果仅限在小组会议上介绍,远远达不到广泛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二)宣传介绍的时间过短

 

  具体选举实践中,代表候选人的宣传介绍一般是在正式候选人确定后。由于时间的局限,一般仅把候选人简历作为选民小组酝酿、讨论以及向选民介绍的内容。在整个酝酿、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基本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介绍,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候选人的情况。

 

  (三)宣传介绍的内容过简

 

  在代表候选人介绍的内容方面,一般只限于职业工作简历等,对代表候选人的履职能力、内在素质以及政见、政绩等介绍不够,没有如实、全面地向选民展现候选人的从政态度以及对代表工作的热心程度等情况,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往往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难以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四)宣传介绍的方法单一

 

  目前的介绍方式一般仅限于张榜公布名单、印发或张贴候选人的基本情况。没有要求候选人和选民直接见面,宣传自己的从政态度。从而可能使代表候选人缺乏责任感和选民意识,对于代表联系选民和接受选民监督是不利的。

 

  三、在代表候选人介绍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几点设想

 

  人大换届选举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民主政治建设、行使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生动体现。为了改进宣传介绍代表候选人工作,笔者认为应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搞好宣传介绍代表候选人的工作。

 

  (一)代表候选人介绍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条件

 

  首先应从宣传条文上明确规定参加人大代表竞选的基本标准,例如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参政能力等,以提高代表履职水平,最终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来实现广大选民的愿望。其次要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竞选程序,代表选举只有建立在公正而无偏私的正当程序上,选出的代表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公信力。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代表制约机制,拓展民主监督的空间,便于代表和选民之间相互沟通,促进了解。此外,选民可以对那些偏离选民意愿的代表启动罢免程序予以罢免。

 

  (二)公平、公正、公开的做好代表候选人介绍工作

 

  在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时,推荐单位、组织或联名推荐的选民要实事求是,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要介绍成绩,也要如实反映其存在的不足,让选民充分、全面的了解候选人。当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推行竞选演说,让选民在候选人的言谈举止中判断其人性格、品质,是否正直,乐于奉献。此外,还应该对代表候选人在所在选区或选举单位进行公示,广泛听取选民意见,以便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

 

  (三)改进候选人介绍方法,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

 

  代表选举中的竞争机制应当是良性的竞争,通过良性竞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将现在以提名人介绍为主,转变为由候选人自我宣传为主,通过宣传自己的情况、主张、见解,让选民了解后做出判断和选择。在选举时间安排上,必须为候选人开展竞争活动留出必要的时间,要在整个酝酿、协商、确定候选人阶段直至投票选举日为止,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深入地宣传介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代表候选人进行演讲,在广播、电视、网络上进行宣传介绍,同一选区的候选人应享有平等机会和条件使用公共场所和广播资源;应当允许向选民寄送宣传品、打电话进行宣传介绍,以此来提高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性,让代表和选民全面了解掌握,有助于选出高素质的代表;要积极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通过见面,回答询问,表态发言等,实现选民和代表候选人“零距离”交流;可以由代表候选人即席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向选民汇报当选代表履行职责的设想,进一步扩大选民和代表候选人交流的途径,提高广大选民参与程度,使选民对代表候选人更加知名、知情、知人,从而在对代表候选人的反复比较中做出郑重抉择,投好庄严一票。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