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北白象镇人大:以“四建”为核心 提升基层民主建设水平

信息来源:乐清市市本级作者:乐清市北白象镇人大主席团
发布时间:2025-03-07浏览次数:

在推进基层民主治理的征途中,乐清市北白象镇人大主席团立足实际,围绕“两码”“双联”“团组”“站点”建设,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民主治理网络,有效提升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

一是建设民意渠道,畅通扫码互动。大力推广“入格亮码”机制,向社区、村居发放代表、联络站“双名片”,联合乐清电视台滚动播放《代表议事》专题栏目,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提高“两码”的群众知晓率和扫码量。依托该机制,不仅搭建了民生问题便捷反映的“快车道”,还显著增强了代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民意的即时上传下达。

二是建立双联制度,构建紧密网络。深化建立市、镇两级代表与村干部、网格员与村民的“双联”制度,确保每月有联系、每季有走访、每年有述职,强化镇班子成员密切联系代表,每年至少2次深入社区,认真分析研判代表汇总的民意,高质效助推群众解决民生实事,构建一张有服务、有温情、有成效的民情网络。凭借明确的结对联系,不仅提升代表的民情感知能力,更架起群众和代表的连心桥。2024年,97名代表深入“路头”“工地”“田间”等一线联系走访慰问群众200余人次,尽显履职温度。

三是建强组团协作,激发代表潜能。创新实施“区域+主题”组团协作模式,激活市、县、镇三级代表潜能。通过区域划分和主题组团,结合“象塔议事”民主实践人大工作品牌,组织“专业代表团”循环进驻社区活动,精准对接片区发展需求,用人大的温度换取调研的深度。2024年,代表自选2—3个专题入组活动,收集民情400余条,梳理形成闭会建议32条,有效助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展现组团协作新活力与成效。这一模式不仅真实地激活了代表智慧,更点燃了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器”。

四是建优特色站点,完善平台体系。北白象镇人大主席团用心用情保障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并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旅游和企业服务的特性,在“西岑未来乡村”“大桥未来园区”设立特色代表联络点,推动两个站点成为民情民意的收集站和人大工作成果的展示窗。特色联络点的建立,丰富了站点“平台”功能,放大了人大宣传效果,推动了特色工作升级。截至目前,以联络站点为主阵地,开展“象塔议事”、机关进站及调研视察等活动22场,推动代表意见建议的落实,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及群众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