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助企纾困促发展 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落实

信息来源:乐清市市本级作者:王煜琦 孔丽琴
发布时间:2024-09-27浏览次数: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立足监督职能定位,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通过“人大+商会”模式将同一产业链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组织起来,让“专业人”说“专业话”、做“专业事”,进一步丰富了代表联络站的实践内涵,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推动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更惠民生。

抱团提质,跑出发展“加速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隐患联合排查、定期邀请安全专家现场指导、不定期在小微园物业群中指出即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并追踪整改……这是翁垟商会人大代表联络点“安全互助联盟”的日常运作情况。

中小企业是支撑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健康成长、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人大机构的重要任务。翁垟街道地处乐清市东南部,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乐清柳白分区与翁新分区“两区叠加”区块。近年来,随着区位优势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有各类企业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逐渐成为乐清乃至温州地区的工业“黑马”。

由于各园区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翁垟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商会人大代表联络点,并组建了一支由乐清市人大代表、街道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园区龙头企业、律师团队为主的“安全互助联盟”,每个季度逐一走访园区企业,进行仔细的安全隐患排查。如发现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便会进行登记,给企业发放整改意见报告,督促指导企业加以整改。

“相比于以往讲座式的安全生产学习,现场走访式的安全学习通过专家把脉和企业安全员经验切磋,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翁垟商会人大代表联络点常驻人大代表李忠乐介绍,通过抱团互助的形式开展小微园安全管理自治,带动了各小微园安全管理不断提升。

聚焦“小事”,化解企业“心头事”。在“人大+商会”模式的推动下,乐清多个乡镇(街道)建立特色人大品牌,把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经济发展的“神经末梢”。

良禽择木而栖,良驹期乎千里。子女就学是不少企业“引才、用才、留才”的心头难事。虹桥镇人大打造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虹桥商会”——“虹川商议”议事平台,聚焦企业技能人才子女入学等“小切口”,凝聚人大代表、商会、部门合力,充分保障新居民子女就近就便入学,积极营造良好营商“软环境”。

“人大代表是群众贴心人,商会是企业娘家人。”虹桥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人大主席团一方面通过每周三民情接待等活动,凝聚企业人大代表、商会小组等力量,最大范围收集企业新居民员工子女就学问题,了解掌握一手情况,汇整企业员工子女就学申请名单。另一方面,通过“虹川商议”议事平台,邀请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开展新居民子女入学专题面商会,面对面交流,互通信息,全面分析虹桥片区教育资源分布和企业新居民子女入学存在的问题,详细了解当前我市招生政策、各个学校招生计划及入学难易程度,从而对照现有人才、积分、助企等教育惠企政策最大可能释放倾斜空间,挖潜“学位”供给。

据悉,“虹川商议”议事平台成立以来,已帮助解决160余名企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子女就学问题,实现子女放心学、人才安心干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平台还解决了企业漏水等问题,把实事办进企业“心坎”里。

闭环解题,助企服务有实招。随着乐清湾港区不断发展,近年来,乐清以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持续打造高能级的对外开放窗口,走出了一条厚植“地瓜经济”,竞逐“海洋经济”的全新赛道。目前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已有规上企业135家。

南岳镇地处乐清湾港区腹地,作为支撑港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更好地服务当地企业发展,助推三个“一号工程”,南岳镇人大推出“临港问政”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群众难题“交办—解决—反馈”闭环落实机制。代表们在和美乡村督查活动中对南岳全镇营商环境进行评估问效,将问题反馈到“临港问政”平台的“临港e事汇”模块,推动了南岳码头建设。

如不久前,港区一家企业负责人通过“临港问政”平台建议加快对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道路进行命名,减少企业后期因道路名称变更而带来的损失。南岳镇人大主席团就此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持续跟踪并积极与市政府地名登记部门对接,进行路名预设置专家论证,为开发区的道路命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申报流程,确定正式道路名称。据悉,截至目前,“临港问政”平台已接收、协调解决企业员工有关公交增设、共享单车设置等难题建议53件。依托该平台收集的建议意见,南岳镇对沿海景观带进行整体打造,令南岳码头摇身成为网红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