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大四项监督为亚运文化注入“瓯元素”

信息来源: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作者:市人大教科文卫委
发布时间:2023-03-13浏览次数:68

今年,温州将举办杭州亚运会龙舟和足球赛事,多项体育比赛活动将陆续登场。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四项谋划与监督,从历史文化、人文内涵、资源规划和侨韵侨乡等方面为杭州亚运会全面注入瓯元素。

一是回溯文化监督:做好历史空间谋划,重焕“山水斗城”新生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中历史文化专家学者自身优势,根据《永嘉郡教》、《咏永嘉》、《西山》和《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结合温州当地独有的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督促文旅等相关部门创作了《鱼灯舞》、《看龙舟 到温州》、《偶迎亚运》、《畲山踏桥》、《擂鼓声声迎归帆》等“非遗+亚运”系列主题文艺节目,将温州的“山”“原”“江”“湖”“河”“海”各式美景融入节目,通过亚运与拥有5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的温州瓯越历史的穿越融合,重新焕发温州“山水斗城”的生机与活力,让“杭州亚运、温州瓯韵”的历史元素入脑入心。

二是深化资规监督:做好人文空间谋划,擦亮“东瓯名镇”金品牌。监督推进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系统规划温州瓯越文化与杭州亚运会深度融合,发挥“东亚文化之都”的深厚优势,完成267个重点文化元素基因解码报告,系统整合“瓯窑、瓯菜、瓯塑、瓯绣、瓯剧”等“瓯系列”文化资源,开发“瓯江山水诗路”古代浙南山水主线,加强瓯文化系列产业发展与杭州亚运会深度融合,在历史文化街区、非遗项目、亚运会场馆中通过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人文载体展现温州瓯越文化底色,在杭州亚运会中全面勾勒温州作为“东瓯名镇”的人文空间。

三是融合经贸监督:做好海洋空间谋划,经略“海丝节点”高定位。通过监督推进朔门千年古港遗址发掘,重新审视温州作为千年商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地位。借助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推进温州与其他国家间的亚运经济、亚运贸易、亚运产业、亚运市场的开发与拓展,经略温州海外市场、国际领域。通过杭州亚运会的举办,研发开发亚运会瓯越系列商品,由“海丝”拓展“海贸”、“海商”、“海经”、“海市”,进一步注入瓯越温州印记与元素。

四是推进外事监督:做好他者空间谋划,濡化“侨韵侨乡”全内涵。积极推进外事监督,延伸“最多跑一次”海外项目,服务好分布于131个国家和地区的68.84万温州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50万归侨侨眷,350多个海外温籍侨团,38万集聚于“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温州人,动员筹建华侨龙舟队、杭州亚运会海外传播官为亚运打call,发展亚运经济带动相关产业、消费,促进华侨与亚运经济深度融合。发挥3000余家涉侨企业自身特色与优势,通过杭州亚运会促进“温商回归”,回报浙江、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