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等13位代表(第010号议案)提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议一要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保障、管理服务、文化资源提供、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二要最大限度“盘活”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和社区文化资源,开展与辖区单位文化共建共享活动;三要根据社区不同的人文环境和民俗民风,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就风格迥异的社区文化品牌。
张雪梅等13位代表(第011号议案)提出,要完善农村新社区建设机制,建议一要加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强化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逐步提高社区干部的基本待遇;二要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三要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明晰社区的功能地位;四要着力提升社区居民自治功能;五是各级政府在对干部考核晋职、部门年终考评时,要将社区的评审意见作为重要参考。
李竹文等11位代表(第012号议案)提出,要加大力度扶持农房集聚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步伐。建议出台鼓励扶持农房集聚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优惠措施政策,尤其是突出对欠发达乡镇的政策、资金补助等支持力度。
叶序锋等15位代表(第013号议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1、统筹把握中心城镇、农村新社区、特色村庄三个层面,着力构建科学有序的城镇发展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各类空间布局规划和专项规划。2、突出基础设施、农房集聚、环境整治三大重点,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3、强化产业、要素、体制三大支撑,有力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叶序锋等13位代表(第014号议案)提出,要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建议:1、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细化区域内各区块的生态功能定位,完善绿道网、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专项规划向中心镇、农村延伸;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3、大力推进农房集聚和旧村团块改造;4、积极探索市场机制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方式,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5、项目资金补助要改成集中资金办大事方式,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