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衣”消得人憔悴——记温州市十一届人大代表、乔顿集团董事长 梁辉光

信息来源:温州市软新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03浏览次数:

           张孚安

  他——虽没有仔细拜读过《论语》,却有着《论语》中这些亘古千年而行之有效的思想素养;他不是什么高级知识分子,却能靠自己的孜孜不倦好学,成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兼职教授,并先后被评为“穿在温州——创建中国服装名城功勋企业家”、“经贸企业优秀经理(厂长)”、“诚信企业家”、“温州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温州市第二届“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温州市优秀企业家”、“民进全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温商十大开放型经济领军人物”。 他就是温州市十一届人大代表、乔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梁辉光。

  1998年诺贝尔获得者聚首巴黎时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的管理艺术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论语》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对现代企业家来说,是企业经营管理制胜的法宝。直言不讳地说,乔顿能成就今天的辉煌就是梁辉光吸取古人智慧的真实写照。

志于道,百折不挠

  1964年,梁辉光出生在乐清芙蓉镇。18岁“出道”至今的24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服装界的佼佼者。从1983年远离家乡去内蒙古五原县做服装买卖开始,梁辉光一次次逆水行舟,一次次蜕变,直至今日的华丽转身。拿乔顿集团员工的话说,这个过程,是一本活生生摆在员工面前的教科书。

  1984年梁辉光在五原县积攒了些小本钱,然而这些本钱换来的时尚布料却被有关部门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扣下。不久,又跟随父亲到北京发展,辛辛苦苦地自产自销裤子,尽管生意起色不错,但梁辉光不满足于现状。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与父亲分道扬镳,做起了牛仔裤的买卖。

  凭借独到的眼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大胆的投资,梁辉光积累起了原始资本。凭着“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理念,梁辉光此后又抓住机会,成功进入京城知名商场经营服装面料。1991年,随着面料生意的红火,梁辉光带领兄弟姐妹共同筹资注册了远大纺织品公司,短短几年时间里,“远大”先后代理了北京、湖北等地10多家大型纺织企业的面料产品。

  1996年,他创办温州市乔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从此走上了“做中国最好的西服制造商”的道路。打造精品男装,这是乔顿创办初期的理念。梁辉光把乔顿产品定位在优质精做上,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多少个日日夜夜,梁辉光和他的伙伴们反复摸索不懈追求,乔顿西服终于成为有口皆碑做工优良的产品。在精品男装加工做出了名气,梁辉光做品牌这一心结始终没有忘记。1997年,乔顿开始两条腿走路,在贴牌加工的同时开发自主品牌。他们请来意大利设计师传经送宝,聘香港明星黄日华出任形象代言人,中央电视台开始大频率出现乔顿制作精美的广告。“高品西服,乔顿制造”这句广告语随着中央二套《开心词典》栏目的热播深入千家万户。现在,乔顿不仅为国内一线品牌加工,而且还为国际大牌贴牌,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温州乃至国内生产西服的龙头企业。

  乔顿公司一直迈着稳健的步伐,成绩有目共睹,按理说这时候他可以轻松些。但为了早年兴建服装市场的夙愿,他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地产,再次尝试新领域来充实自己的人生。2002年,梁辉光带着一名部下北上天津,顺利拿下天津商业街项目。两年后,他又前往江苏吴江盛泽——中国丝绸之乡,一举投标拿下盛泽“中国东方丝绸中心广场”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也使“乔顿制造”这张名片增色不少。

  随着“中国东方丝绸中心广场”的顺利开发建设,2006年乔顿服饰正式组建乔顿集团,完成了从服装到其产业链的整合。对于梁辉光来说,每次尝试都会有一片新天地;每一次探索都会开启新的事业之门。然而在他24年的创业历程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服装行业。从卖服装到做服装,到现在建服装市场,一份始终不变的服装情结贯穿其中,谱写了一曲事业追求的华彩乐章。

  现在,梁辉光除了服装主业,还投身矿产及投资领域,他的这一路,归结为一句话:专注于服装,并跟随持续创新的意识,忙碌并快乐着。

依于仁,众志成城

  在《论语》中,“仁”字先后重复出现了109次,它是孔子人本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当然,“仁”的内涵很丰富,但其本义就是“爱人”,以仁爱之心待人。于梁辉光而言,坚持以人为本的第一步就是善待企业员工,因为员工是办好一个企业的根本,是比任何资本都宝贵的财富。梁辉光自己曾说:“我这人年轻时脾气大,但乔顿成立以来,我从来没有骂过一个员工,他们就是我们财富的源泉”。

  润物细无声,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产生的源泉。走进乔顿公司,“同心同向,自律守则,和谐创新,同创共享”的企业精神标识随处可见,车间也随处挂着“不讲不行的理由,只找能行的方法”等标语牌。这就是乔顿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来自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员工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上看到了前途和光明;来自员工对乔顿的信赖,是乔顿凝聚力的本质体现。在乔顿,所有的员工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企业以包吃包住以解决员工的顾虑,并为所有员工宿舍安装了空调和有线电视,以实际行动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今年投资约3000万元的员工公寓已经开工建设。公司建起了党工团活动室、职工图书室、职工健身房。每年进行评比表彰,并组织职工进行歌咏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使职工在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工作。

  作为企业的创立者,梁辉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员工,什么叫做对服装的热爱,什么叫做坚定的信念,什么叫做创新精神,什么叫做真正的商人。他不是絮絮叨叨管理自己的部下的 ,而是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继而付诸于行动上。一位当年被梁辉光招至旗下的高管说,他之所以在乔顿工作了这么多年,并非有什么高工资,而只在于董事长的人格魅力。他高度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永不懈怠的意志理念,在取得成绩时不骄不躁的务实态度,永葆好学上进的心态,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们。正因为如此,乔顿的员工队伍十分稳定,流失率很低,从建厂开始至今仍在乔顿的老员工都有几十个,他们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游于艺,纵横驰骋

  “游于艺”在孔子看来,是指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梁辉光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的“游于艺”就是要精于现代企业管理。

  有人指出,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寻求发展变化,根本点在于要有特殊的适度机制和战略。而具体到乔顿公司,切入点又在哪里呢?作为董事长的梁辉光苦思冥想。苦思冥想的结果是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推出一个个大动作。

  梁辉光非常注重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运作,重视制度的规范健全,从理性的高度真正避免随意性管理,实行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公司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在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相适应的公司组织体制上科学地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的职权划分和运作程序,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实现依靠法人治理结构自身的制衡机制。

  他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完善企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在企业发展过程的探索中,乔顿公司有自己明确的前进目标和规划。对于扩大生产规模和两条腿走路的经营策略,梁辉光和他的股东态度十分冷静。在他看来,许多民营企业往往盲目扩张而导致最终失败。梁辉光经过冷静思考后,决定建新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但暂不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先后投资近亿元,引进西班牙CAD电脑设计、制图推版设备,法国CEATRC自动裁剪系统,德国杜克普福缝制设备,意大利MACPI中间烫和立体后整烫;日本重工等国际一流的进口设备。制定了ODM国际化加工战略,先后与国际500强的日本伊藤忠、英国玛莎百货(MS)等合作,使充余的高档服装生产能力同国际各大知名男装品牌挂钩,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资源最优化利用,同时也使乔顿服装工业园成为众多国内、国际著名品牌的服装生产源地。

  公司“6S”基础管理模式正在全面运行,效果较为显著。先后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量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2007年荣获中国服装协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百强企业;20073月,乔顿品牌被中国服装协会授予20052006年度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品质大奖”;2008年,乔顿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年10月,乔顿西服因为连续十年被评为标准优等品,被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质量卓越企业”。

据于德,为国分忧

  作为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梁辉光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人民重托。他认为:企业家参政议政,能够更好地发挥专长,为推动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有利于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订和社会管理。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梁辉光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十分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把民生、民情、民意写在履职日程表上。为了收集各种建议的素材,为了深入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他提交的建议具有前瞻性、代表性、针对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充分反映了群众呼声。

  在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提出,财政部门要加强重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尝试引入中介机构审核机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力量,公开公平地去评价预算,为纳税人的钱把好关。他还积极提交建议,涉及到教育、卫生、侨务、环境保护、安全、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社会诸多方面的内容,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大部分建议得到落实。

  梁辉光为百姓生计,尤其是为服装企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在他眼里,企业的发展应该跟国家的建设结合起来,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先富起来之后,要关注弱势群体,扶贫济困。他希望社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利润,为国家多做贡献,解决社会就业,推动社会进步,这些是企业家的最大责任,更是一名人大代表的义务。作为人大代表,他在保护环境、保障生产安全、促进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身体力行。

在梁辉光看来,乔顿企业是自己的,但更是社会的。在新的社会环境里,企业被赋予更多的责任,能为全社会的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就成为他努力的方向。梁辉光带领乔顿集团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他希望把公益事业作为乔顿的发展战略长期持续下去,使乔顿人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合格企业公民。

  多年来,他始终秉持致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这一理念,不遗余力地帮助遭受困难的人们。在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时,乔顿集团有限公司捐献了多批衣物和现金,还多次向国际国内台风及海啸灾区捐款捐物,如向受台风“桑美”影响的灾区苍南县捐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梁辉光立即召开董事会议,当即通过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捐助30万现金,并捐助4千套总价值约100多万元的服装。迄今为止,公司总捐助款额几千万元人民币。

  他积极捐资助学,曾出资委培乐清雁湖乡4名贫困生,承担他们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并承诺保证其毕业后优先到公司就业。为积极响应温州市政府“139富民攻坚计划”,帮助贫困乡镇脱贫致富,乔顿集团与永嘉西岙乡挂钩,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立了茭白、青椒等4个高山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同时为村民免费进行劳动技术培训。还与文成西坑畲族镇双前村结为共建单位,为他们建成了一条“致富路”;与泰顺县雅阳镇承天村结对,投入资金发展高山优质茶叶项目。

  节能环保事关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梁辉光不但保证自己的企业遵守国家相关政策,还积极宣传有关环保的理念。2008年,国家限塑令出台后,他积极响应,投资50余万元,在温州率先发起 “绿手袋”大型环保公益行动,向温州市民免费发放10万个采用环保布料制作、可多次洗涤循环使用的“环保购物袋”。他希望为绿色环保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普通民众从环境保护的旁观者,转变为亲力亲为的执行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追求却是无限的。梁辉光正带着“乔顿团队”,为追求乔顿更高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