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上午,鹿城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预算报告和《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讨论酝酿 2024年度温州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徐育斐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委决策部署,回望一年,成绩突出,振奋人心;部署工作,目标清晰、谋划系统、举措务实。鹿城作为“强城行动”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大都市区核心区块的引领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高起点谋划规划、高效率统筹协调,高质量招引项目、高水平服务保障。要更好调动海内外温州人、新老温州人和民营经济的力量,全面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要更好夯实教科文卫事业,为“强城行动”蓄势赋能。要更好发挥鹿城作用、展示鹿城形象,争当“五城三园”建设标兵。
毛伟平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深刻,为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提供了源源动力。鹿城作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要不断增强中心之区活力、首善之区吸引力,以鹿城的“稳、进、立”为温州大局作贡献。要进一步实现高水平安全,将平安鹿城建设作为抓发展的最坚强基础,不断健全捍卫政治安全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体系、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扛起温州中心城区使命担当,发挥优势、追齐短板,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打造更多具有鹿城辨识度、展现鹿城独特吸引力的标志性成果。要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建设,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强城行动”号召,统筹好日常生活“民生小事”和改革发展“大事要事”的关系,以建强朔门古港遗址公园、“斗城九山”城市IP、中国(温州)智能谷、中国鞋都等重大工程、重大平台为契机,全面提升鹿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中心区示范案例。
张崇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内容务实、工作扎实,成绩振奋人心、使命催人奋进、导向清晰有力。鹿城将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聚力“强城行动”计划,打造“一区三高地”,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要全面擦亮城市窗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维水平,一体推进“东部引领、中部复兴、西部崛起”,建强“五城三园”主阵地,精建精美提升都市品质。要坚决扛起首位担当,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围绕“鞋产业+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力以赴壮大都市经济。要聚力打造现代城区,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金名片,建设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文化高地和商贸业中心、宜居中心,以人为本拓展都市功能。
董晓来代表说,要持续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加强人才引育和生态优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黄敏乐代表说,要借鉴“枫桥经验”,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同步构建基层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多元化治理。
高可代表说,要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模式,加强对外卖、快递等行业电动自行车行驶的监管力度。
黄慧代表说,要通过专班专项推进、加大资源投入、加快项目进度、提高师资水平、完善竞赛机制、加强国际交流、推广普及教育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国际象棋之城”发展。
孙国勇代表说,要深度融入“强城行动”,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赋能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
徐丹代表说,要加强数字资源统筹,注重数字文化与瓯越文化融合,扩大数字文化服务传播辐射面,进一步提升瓯越数字文化能级。
郑武积代表说,要提速建设中文语料库、数联网等基础设施,加快输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场景产品,加大算力发展扶持力度和专业人才引育力度,推动全市“一港五谷”高质量发展。
倪立赶代表说,要出台市级层面市场化调解机制相关规定,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打通调解与司法确认通道,及时赋予调解结果法律效力,同步加强社会推广宣传。
张青锋代表说,要进一步优化紧急类非警务纠纷处置分流机制,强化基层派出所服务意识,优化基层分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王楚楚代表说,要聚焦适老化需求,强化品牌培育、人才集聚,加大对老年鞋服等产业支持力度。
林春霞代表说,在“强城行动”中,要注重城市生活品质提升,打造高端时尚消费品牌,培育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加大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王海英代表说,要继续拓宽企检服务中心覆盖面,在“合规法治体检”中增加财务合规板块。要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支持力度,强化岗位统筹和职业培训。
王少伟代表说,要聚焦科技创新,同步扩大“链主”企业宣传,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向温州转移。
林光武代表说,要加大对华侨回乡创业扶持力度,以海外联谊为载体,搭建引资引智引才引流渠道。
郑央凡代表说,要加强就业青年职业教育培训实习,出台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步扩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面。
林姬代表说,要针对托育服务实际需求,科学调整千人托位数指标,建立健全托位补助机制,规范托育机构运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