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屏街道地处温州市最东面,辖区内有仙叠岩、半屏山景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洞头最早的旅游业态萌生地,这里集中了全区60%的景区、70%的海滩,“山海田居”相互交融,民宿业迎来飞速发展。
张素萍,洞头区人大代表,也是东屏街道的一名渔嫂。当海岛游火热时,她带头办起民宿,催化出“半屏民宿一条街”;带头学习经验管理,掀起精品民宿浪潮;疫情下,她又组织民宿行业积极自救,抓住职工疗休养基地创建的机会,带领大家找寻商机。
敢为人先,渔嫂成了民宿管家
在流行乡村游的年代,涌向海岛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这时,张素萍嗅到了商机,开民宿的想法出具雏形。2015年,洞头区鼓励渔民创业,她率先在半屏开起了“浪花谷”民宿。在她的带领下,半屏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家家户户都尝到了民宿经营带来的“甜头”。但是,经过多年经营,她发现,洞头旅游业的淡旺季划分十分明显,淡季大多以零星的散客为主,旺季却呈现团体游客的爆发式增长,单靠一间民宿难以承载如此之大的游客量,但又不知道哪里有符合游客需求的闲置房源。由此,她产生了一个念头,成立民宿联盟,由她统一分配客源,不搞无序竞争。在她的分配下,民宿一条街发展得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
但是随着行业冲击,近年来,张素萍又率先对民宿后院进行了改造提升。她的做法得到街道的大力支持,推动半屏“民宿一条街”后院改造工程顺利实施,通过改造提升,使得这条街更富特色,“前有海景听涛看海,后有花景安静遐想”,大大提升了民宿一条街的含金量、美誉度,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民宿一条街共有民宿三十余家,每家平均年收入近20万元。
精益追求,渔嫂成了学习达人
像“浪花谷”这样以居民自住民房发展起来的家庭式民宿,不少人都是顺其发展的想法,当成家庭妇女作为增收、消遣的一种途径,很少有人思考探索如何提升民宿的服务品质,但张素萍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说:“住民宿其实不是住宿而是住‘民’,客人要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我们就是管家。我们要不断提升服务,尤其是主人文化......”
为了向外传达自己的服务特色,她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民宿经营管理、插花泡茶班,都有她的身影。同时,她善于利用外出培训的机会,总结吸收外地民宿经营的金点子,逐渐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经营理念,还不吝向其他民宿主分享。
她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民宿+文化”、“民宿+休闲”等融合式培训,依托东屏街道开设的公益课堂,开展民宿管家蟹壳画、小酒吧经营、民宿管家插花艺术等海岛主题突出、当下潮流时尚的精品培训,旨在培育民宿主人文化,促进原来粗放型的民宿经营模式向精细化整体转变,进一步提升海岛民宿整体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能力。
抱团自救,渔嫂也是行业主心骨
为进一步积极应对疫情及淡旺季对民宿产业的影响,张素萍发挥行业“主心骨”作用,紧盯区职工疗休养基地申报契机,帮助民宿业主积极申报,开展紧跟民宿行业发展需求的沙龙、讲习活动,切实助力民宿业主业务与服务双提升。
张素萍知道,大部分民宿主都是和她一样,知识水平不高,对职工疗休养基地申报以及认定等相关政策不够了解,申报上有困难。于是,她带领民宿党建联盟党员开展进宿宣讲,面对面、一对一把准入条件、申报资格讲清楚、说明白。申报材料需要哪些证件?拟申报民宿硬件条件如何认定?......为更好解答拟申报民宿业主在申报方面的相关疑问,她建立民宿业主互助答疑微信群,及时解答大家的疑惑,强化拟申报民宿业主的交流和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员预热,她排摸出辖区大概有二十几位民宿业主想要申报区职工疗休养基地。为让这一批民宿主顺利通过认定,她组织了一个申报培训会,邀请区总工会业务负责人以及五星级民宿、党员示范店等上一批获评区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的民宿业主现场授课,传授相关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