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鹿城区人大代表反映:稳就业面临压力 促进就业工作刻不容缓

发布时期: 2022-10-31 信息来源: 鹿城区区本级 作者: 李姚剑 杨萌芝

保障和促进就业是实现扩中提低的根本前提。今年以来,鹿城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助力八大攻坚行动,组织就业落实工作专项监督,督促区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扩中”“提低”的根本前提,有效凝聚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力量。近期,鹿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邀请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参与,对就业促进法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实地走访了浙江蓓蕾家政、藤桥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就促进就业工作开展座谈交流。

检查发现,今年就业局势总体平稳,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情、重点待就业人群人数增多等因素影响,稳就业保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具体表现为:社保企业参保出现滞涨,“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外来务工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企业缺乏年轻劳动力,劳动者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实际待遇差距普遍较大等。针对以上这些主要问题,鹿城区人大建议:

(一)保护市场主体,扩大就业容量。要服务好、保护好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大阶段性缓缴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力度,加大对就业服务与管理、就业援助等领域的关注,对劳动力密集、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生产型和服务型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要鼓励企业拓市场、保用工,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物流运输、订单获取、用工缺口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新业态、新主体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加快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迭代转型,引导更多在外本地高层次人才回温发展。

(二)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产教融合。要进一步完善蓝领人才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满足企业技能人才招引、评价的需要。政府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积极助力市轻工职业学校改扩建,为企业员工培训、职校学生实习创造条件,围绕企业需求定向输送人才。要构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关注家政等企业发展需求,重点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发挥家政行业吸纳就业优势。要清晰界定人才范围,及时更新人才目录以及新职业工种的技能标准,为外地人才来温工作扫清障碍。

(三)倡导“行行成才”,鼓励理性就业。要宣传普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理念,激励毕业生们投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引导重点就业群体、低保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不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鼓励待业人员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用人需求,打破固有职业路径思维,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要积极搭建创业支持平台,为有创业意愿的广大就业者提供资金扶持和创业指导。

(四)加强就业帮扶,保障劳动权益。充分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加油站”“稳定器”作用,采取有效手段保障灵活就业、女性就业者等群体合法权益。将留温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外卖骑手等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廉租房、公租房保障范围,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加快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加大残疾人、低边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拓宽就业渠道、收集岗位信息,合理增加公益性岗位设置。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孤独症等心智障碍者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素养、职业转衔、职业技能等公益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推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布实时有效的岗位信息,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对接。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