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龙港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当前校外教育培训工作调整的大背景,抓住时间节点,加强监督工作,通过实地视察、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龙港市校外培训教育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据悉,龙港市已登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302家,其中已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有72家,现有学生10122人,从业人员581人,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148人。已取得营业执照的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230家。调研发现,龙港市校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校外教育培训的规范性不足。一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部分举办者忽视教育的公益性,存在无证有照、无证无照、有证无照的培训机构,以辅导之名,非法培训、变相办学,乱象重生。二是培训场所良莠不齐。部分民办培训机构投入成本小,办学条件不高,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个别在编教师私自开展辅导培训,培训无固定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师资力量名不符实。教师从业人员581人,但是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仅148人,符合要求的教师不仅储备不足,而且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无法保障,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二、部门联动治理的协同性不强。一是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有待理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涉及多部门,需要多部门协同共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协调配合不够顺畅,事中监管与事后处罚脱节;联合执法的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分类管理综合施策效力不足。教育部门虽然对培训机构进行了分类管理,但许多培训机构名为文化艺术培训,实为学科培训或学科培训混杂文化艺术培训,培训机构打擦边球,治理收效甚微。非法办学机构联合整治结束后被关停的培训机构又重新开班,按下葫芦浮起瓢,屡禁不止。
三、教育培训服务的标准性缺失。一是作业方面,有的学校教学内容、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超过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存在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有的存在教学进度超前或者校内不教校外教现象,标准欠缺,进一步加剧校外托管乱象。二是时间方面,家长平时接送难,暑期看护难。有些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并与龙港市当地的下班时间不一致,加大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度。三是评价考核方面,课后托管服务质量及特色课数量标准不一。有的学校特色课内容过于单一,甚至一刀切只安排自习;有的学校低年级特色课极多,中高年级数量骤减,更有甚者取消特色课,在特色课程方面无确切标准。
为此,调研组建议,龙港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围绕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落地。要规范机构办学行为,严把源头关、过程关、师资关,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要厘清各部门职责,继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培训机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要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细化培训服务标准,坚持科学施教,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完善课后托管实施方案,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