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聚焦慈善法贯彻实施 让慈善组织成为“最美风景”

发布时期: 2021-03-10 信息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也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聚焦改革发展、聚力民主法治、聚情民生关切、聚合代表力量,为推动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提供有力保障。为进一步展现人大工作新气象、展示人大代表新风貌,即日起,本报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代表关注》栏目,敬请垂注。

  慈善,于个人而言,是一种信念;于城市而言,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乐善好施、守望相助,慈善事业在2016年9月1日迈入了法治化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了。

  走过两年零九个月,慈善法的光辉洒满瓯越大地,让温州慈善之花绚烂绽放!兰小草、红日亭、慈善一日捐、七星级慈善城市……这里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代表和慈善工作品牌,慈善氛围越来越浓厚。

  前天,市人大常委会就慈善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专题监督,以监督之力“盯住法”“管好钱”,推动我市慈善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法治照亮“慈善路”

  以法兴善爱满城

  今年5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慈善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从市慈善总会到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从瓯海区慈善组织孵化基地到洞头快乐之本社工服务中心,执法检查组的足迹走过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地方。

  “温州爱心屋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松台街道郭公山社区养老园在他们的助力下,服务周到、机制完善,运行得有声有色,我们要向他们取经学习。”市人大代表、龙湾区永中街道万顺社区党委书记郑烁敏在参与执法检查时心生感慨,尤其是看到养老园里老人们神采奕奕的样子,她很感动:“这就是慈善的力量!”

  而这只是温州爱心暖流中的其中一股,我市“慈善数据”熠熠生辉——

  我市年募捐善款近4亿元,举办公益活动3万场次,开展公益创投项目200多个,惠及群众150万人次;

  建成慈善基地慈善精准帮扶基地、孵化基地、文化基地11家;

  各地推进建设慈善超市、社会捐助站点,网络捐赠平台和网络公益项目;

  率全省之先推出“乡村公益特派员”行动,首批遴选30名公益特派员派驻村居,带动志愿者2200余人,开展活动106场,服务群众10.3万人次……

  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从内心自发迸出的善念和由此引发的各种行动,描绘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慈善组织需壮大

  专职队伍待组建

  执法检查中,一路走、一路看,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延申有了自己的思考:“从检查情况看,我市慈善活动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慈善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目前来看,温州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还要加强。”泰顺县壹家人公益联合会主席蔡其将说。作为与公益慈善结缘13年的“老资深”志愿者,他创立了泰顺县首家公益性社团——泰顺县壹家人公益联合会,目前已组织公益活动1000余次,参加活动6000余人次,服务人群累计35万多人次。从最初的5支队伍、三四百人,壮大到现在的27支队伍、3500多人,用他的话说,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却也不容易。

  在蔡其将看来,要通过扩大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渠道来壮大慈善组织队伍。“在给困难群体提供助学、助医、助困等帮扶时,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机构资金来源渠道,从而让帮扶覆盖面更广、帮扶内容更精准。”

  市人大代表林郁聪是瓯海区景山林郁聪西医内科诊所负责人,经常参加义诊活动,会接触到很多公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他发现,这些社会组织中专职人员较少,志愿者的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人更是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工作成效。建议扩大专职人员队伍,并为志愿者提供更多慈善专业培训机会。”

  对于“专职人员少”的现象,郑烁敏最有感触。2014年,她牵头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通过集结志愿者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提供帮扶。“队伍里缺少专职人员,人员配置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运行了两年,没能坚持下去,有些遗憾。”

  代表热议共助力

  培育孵化强“善”力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获悉,我市正式登记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共682家、志愿者队伍7605支。由这组数据可见,我市慈善组织的“后备军”力量强大,但如何让这些公益类社会组织成长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如何帮助解决好注册登记、场地要求、发票管理、志愿者意外伤害保险等问题?

  王延申认为,孵化慈善组织重在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向慈善公益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力度。他建议将慈善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并支持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推动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协助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

  蔡其将则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解决办法——创设筹资平台。他介绍,2017年,泰顺县壹家人公益联合会联合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开发了“云湖帮困”这一泰顺县困境儿童帮扶平台,目前,已成功帮助困境儿童260人。“勇于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项目、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也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好方法。”

  市人大代表万献春在2019年“两会”上就对如何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提出建议。在他看来,应该对公益性社会组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人员经费补助,并实行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办补贴。“凡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经有关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认定,根据其规模大小,一次性给予开办费补贴,用于购置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他还希望政府能为公益组织缓解场地难题,因为同时具备办公和活动的场地,对社会组织会起到孵化支持的作用,有利于公益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慈善,流淌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强监督,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改进工作,推动慈善法在我市有效贯彻实施。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1

电话:+86-577-88969776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