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全文检索
快速连接
 
 
 
 
 
审议意见处理情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审议意见处理情况
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字体:[ ]     发布日期:2016-04-27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7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就我市粮食安全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市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工作,特别是去年8月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专题研究对策,强化工作措施,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全力打好粮食安全持久战,有效保障了我市粮食安全。

  (一)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一是严格耕地保护。严格落实建设项目预审制度以及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论证制度,凡未通过论证的,不得通过建设项目预审;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用途的,一律不批准用地,尽可能避让、少占基本农田。探索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积极研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稳步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令一经划定,不得随意占用,目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14.88万亩,其中示范区86.9万亩,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15度以下耕地面积5.6万亩,占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84.21%。组织开展旱地资源调查,积极对接省级旱粮基地项目,着力改造提升抛荒园地或基础设施落后的旱地,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全市新增旱粮面积3.14万亩;做好“旱地改水田”工作,2015年“旱改水”立项1.87万亩。二是努力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全力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政策,2015年全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54万亩,完成率103.6%;完成垦造耕地1.38万亩,其中滩涂垦造耕地7214亩,完成率103%。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成拆旧区473.2亩,复垦347亩。积极研究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试点,被占用耕地的有效耕作层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加强耕地质量管理。严格审核标准农田占补(置换)、补建等方案,深入各地督查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情况,对于逾期不提出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暂缓所有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稳步推进标准农田地力培育项目,通过扩大绿肥种植和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商品有机肥投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全市新增推广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22.6万亩次,推广农田耕作层改良技术(客土法等)6.9万亩次,推广农田养分平衡技术39.69万亩次,3.5万亩二等田地力提升为一等田。四是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2015年新建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7.8万亩,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4.2万亩,任务完成度98.8%,计划今年全部完成,提前2年完成省下达的总任务。全力遏制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禁止“非农化”,对年内种植粮食作物不足一季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不予享受各种涉农补贴政策。对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征占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的,必须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组织修编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进行永久保护,目前,泰顺、苍南、乐清和永嘉等地已完成修编工作。五是加强粮食生产督查。实施粮食生产情况通报制,多次组织农业、粮食、供销、统计等单位成立督查小组,在粮食生产重要时段赴各地开展督查,督促各地落实政策,推进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抛荒。文成、苍南等县还建立了抛荒举报和公开曝光制度,制止全年性耕地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2015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84.41万亩,总产75.98万吨,增速均列全省第三。此外,我市还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河湖库塘清淤(污)工作,推进以乐清市为试点农业“两区”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在泰顺、永嘉等地开展野猪季节性捕杀活动,不断促进农业景观优化、生态良好、产出安全。

  (二)完善生产配套服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是完善粮食生产经营服务。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契机,鼓励引导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全市共有67.43万亩的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用于粮食生产,占流转土地总量的52.5%。积极推动“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鼓励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构建融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于一体的农村合作体系,2015年新培育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54家,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内31家,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培育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1090家,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内793家,还培育了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平阳种粮大户协会等强强联合的粮食生产专业化新型主体。大力推广统一机械作业、育供秧、植保、水浆管理、烘干以及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2015年新建育供秧500亩以上的育秧中心6个、批处理20吨以上烘干中心22个,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育供秧500亩以上的育秧中心95个、批处理20吨以上烘干中心14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加强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科技能力提升工作,深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15年推广以“稻-菜”轮作、“稻-瓜”轮作为主的“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9.5万亩,推广旱地多熟和园地套种模式3.3万亩,推广“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立体种养模式12.2万亩,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163.38万亩,绿色防控24万亩,目前全市水稻主导品种种植率占77.72%,超级稻品种占有率达40.52%,水稻机耕、机插、收割率分别达93%、18.09%、79.58%。继续组织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和水稻旱粮高产攻关行动,2015年落实部级示范片6个、省级示范方36个,水稻高产攻关方5个,其中永嘉县乌牛镇双季稻高产攻关田亩产1309公斤,为我市首次突破双季稻1300公斤指标,瑞安市塘下镇早稻百亩方平均亩产562.5公斤,为全省2015年度最好成绩。此外,还在乐清胜利塘、龙湾瓯飞围垦等地开展了水稻生产试验,在苍南县赤溪、马站等地开展了旱稻种植试验。三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补贴改革工作。根据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新要求,规范使用省级规模种粮补贴资金,按照各地粮食生产任务、规模种植面积、社会化服务面积及粮食生产考核情况等因素,将省级规模种粮补贴6450.74万元下达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都制定了具体补贴标准和实施细则,瑞安市被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确定为农业补贴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与粮食生产联合社双向、契约式的补贴发放管理机制,目前试点相关工作正逐步落实。四是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完成投资9.17亿元,其中维修养护投资1.17亿元。全力抓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6个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7300万元,全市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44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9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6万亩,农田渠道改造长度437公里。继续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的新格局,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建设前的0.3-0.5提升到平原地区0.75、山区0.5以上。

  (三)完善粮食保供体系,提升粮食供应能力。一是加大扶持政策。组织制订《温州市粮食安全市场调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粮食安全市场调控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支持市本级提高粮食供应能力、拓展市场粮源供给、推进粮食产业升级以及县(市、区)相关工作,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出台2016年粮食产销政策,鼓励粮食生产功能区经营主体创办自产自销粮食加工企业,支持打造全产业链,新增补贴资金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倾斜。二是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继续实施省外粮食生产基地自产粮食调运补贴政策,2015年市本级农民享受调运东北粮食生产基地2014年自产粳稻补贴数量3021吨,补贴金额30.21万元。巩固和调整省外粮食生产基地,截至2015年底,全市在省外建有各类粮食基地49.14万亩,建立省际间粮食收购、加工、储存基地14个。密切与粮食主产区的联系,与黑龙江北大荒米业集团签订粮食产销合作意向书,增加市级储备委托代储规模,积极指导北大荒米业温州有限公司发展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稳定发展订单粮食。及时制定出台订单粮食政策,2015年市本级早稻订单收购总价为165元/百斤,晚稻订单收购总价为161元/百斤。修订完善市本级储备粮食订单奖励实施办法,做好“一站式”机械化服务,严格执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坚决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2015年全市早晚稻订单收购数量首次“破十”,达10.71万吨,其中早稻订单收购数量7.44万吨居全省首位。四是加强粮油企业服务。积极培育发展一批粮油骨干企业,鼓励企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实施电子商务、品牌建设等,目前全市已发展粮油骨干企业49家,其中评定重点骨干企业10家,获省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百龙企业22家,实施主食产业化企业4家。严格执行粮食经营、加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制度,鼓励企业拓展省外粮食采购量、保持合理商品库存。五是加快粮食市场培育。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实行粮食商品市场准入制,督促市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市场与各经营户签订《粮油食品安全承诺书》,进一步提高经营户法律、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粮食市场监督检查,2015年共抽检市场大米、食用油、面粉等120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完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加大温州粮食中心市场招商力度,引进国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信誉好的经营户110余家,浙南、乐清、永嘉粮食批发市场交易秩序良好,苍南粮食批发市场已验收即将开业。2015年全市粮食专业批发市场继续保持市场繁荣、价格平稳,全市市场粮油总交易量达70.16万吨,交易额28亿元。继续开展网上粮食市场,2015年开展电子竞价87场次,交易量达11.2万吨,交易额2.36亿元。六是完善粮食应急网络体系。落实粮食应急预案要求,指导县(市、区)择优落实应急网点,调整粮食应急供应点12个、粮情监测点10个、应急加工点4个、应急运输企业2家,新增应急运输企业3家,新增日运输能力270吨,目前全市已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点275个,粮情监测点75个,应急运输企业14家,应急加工点36个,日加工能力2105吨,并一一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加强对全市26个直报点批发、零售及收购价格的监测,如在今年1月份寒潮及雨雪冰冻这一特殊天气,要求各地对粮油价格监测实行一天一报,及时掌握各应急供应点、加工企业、放心粮油店的库存情况,确保市场库存充裕,价格稳定。

  (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增强粮食储备能力。一是落实新增粮食储备规模。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协调,明确了粮食储备设施布局问题、市本级新建储备粮库一期工程选址、二期规划布局等重大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16次协调会,协调解决了仓容缺口、建库选址、增储落实等具体问题。粮食部门积极与省内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省外主产区对接,力求尽快落实粮源、库点;发改、财政、国土、规划和农发行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粮库建设工作部署和财力分配上予以重点保障;各县(市、区)政府也加强对增储任务落实和粮食仓库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要素保障。截至3月底,全市一期新增储备规模18.89万吨(含先期新增5.28万吨)已全部到位。二是加快推进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针对仓容紧缺凸显问题,我市不断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步伐,2015年共争取国家、省建设资金2713万元,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57亩,并首次对全市粮食仓库布局进行了专项规划。目前,永嘉县中心库、苍南县中心库、泰顺县中心库二期、平阳县中心库二期已竣工;温州中心粮库5万吨浅圆仓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预计2017年2月竣工;泰顺县中心库三期和平阳县中心库三期预计今年竣工;市本级储备粮库一期(位于瓯海潘桥焦下,总仓容14万吨,建设用地160.7亩)、瑞安市中心库二期、乐清市第二中心库将于2016年下半年进场施工。三是扎实推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原则,科学编制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计划,2015年我市48个项目、166间粮仓、计17.73万吨仓容被列入“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中央补助项目,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621万元,各县(市、区)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督导推进项目加快实施。目前,我市已完成103个粮库维修改造,改造仓容15.02万吨,其中一般维修项目(除个别因腾空困难申请适当延缓的项目)已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大修改造和功能提升项目已提前完成,我市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安全储粮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是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加快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积极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农户储粮技术指导和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完成1.51万套农户科学储粮小粮仓建设任务,落实各级财政资金604.2万元,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600余吨,助农增收190余万元。2016年,我市将继续落实2.15万套小粮仓,力争全省第一。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回顾半年多来市政府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工作审议意见情况,在看到积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粮食生产能力不稳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十三五期间,我市仍将处在用地需求的高峰期,一批高速、铁路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上马,建设用地需求加大,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没有同步跟上,种粮土地可能还将减少,同时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导致早稻面积减少,一经一粮、双改单面积逐年扩大。

  (二)滩涂围垦垦造耕地工作推进难。因海涂垦造地需要降淡处理和垦后地力提升,实施周期较长,难以立即转为耕地种植,各地滩涂围垦垦造耕地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山区新造耕地任务停止,全面转向海涂围垦造地,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旱粮面积增长难度。

  (三)粮食生产设施用地难以落实。2010年至今,国家和省里先后下发4个文件,对粮食生产设施用地规定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严。实际上,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配套设施农用地必然是在标准农田和基本农田上的,各地难以将占补平衡的指标用于粮食生产,故现在粮食生产烘干中心等农用地的审批已基本停止,苍南、平阳、永嘉等地省级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均因设施农用地未落实而停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省粮食安全战略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粮食安全观”,坚持水稻与旱粮并重、“官储”与“民储”并重、省内粮源与省外粮源并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粮食数量和结构并重,强化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守好耕地“责任田”。坚持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协调并重,继续秉承“先造地、后用地,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理念,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相应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严守耕地红线。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农民科学种田观念,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加快滩涂围垦垦造耕地,全力落实滩涂围垦垦造耕地面积不低于实际围成总面积30%的规定,力争2016年完成滩涂垦造耕地1.57万亩(其中直造水田6500亩)。稳步推进“旱地改水田”和“垦造水田”工作,积极开展“坡地村镇”试点,减少各类建设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力争2016年完成低丘缓坡垦造耕地1100亩,垦造水田1100亩,“旱地改水田”1.29万亩。

  二是继续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加强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全面实施稻麦生产政策性保险,鼓励整村整组将土地季节性流转至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早稻生产,减少季节性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复种指数。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依托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继续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和水稻旱粮高产攻关行动,探索推进海水稻种植,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实施“百万亩坡耕地雨水集蓄旱粮喷灌工程”,鼓励新垦造耕地种植旱粮和林下经济间作套种旱粮,拓展旱粮发展空间。加强智能化、信息化、设施化等新成果在粮食生产领域的转化应用,扩大良种良法良制覆盖面。深入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加快驱动粮食生产“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工作,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建表册、入图库”等工作,落实永久保护。

  三是继续推进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改革,按照依法管粮要求,加强对粮食收储企业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符合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的粮食收储体制。加快推进市本级、乐清、瑞安新建储备粮库建设,督促永嘉、苍南等地谋划新建储备粮库,争取早日建成与当地储备规模匹配的储备仓容。扎实推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努力缓解储备仓容不足矛盾。进一步研究解决粮食外储问题,力争3-5年内将省外代储粮食逐步调回温州本地储存。树立“大储备”理念,鼓励“官储”与“民储”结合,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指导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继续稳固省内外粮食产销关系,积极推进粮食产销合作,千方百计拓展粮源。引导、鼓励粮食经营者积极组织和引进省内外大宗粮食进场交易,培育稳健的粮食市场体系。

  四是继续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结合储备粮库建设,配套落实应急加工能力,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确保应急加工能力与应急供应需求相适应。出台扶持政策,帮助粮油企业解决资金、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对新建或技改粮食加工生产线、信息化建设、主食产业化链等投资项目,以及其他有利于粮食安全市场调控和有利于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项目给予专项补助或贷款贴息,促进粮食加工产业升级。2016年,着重建设粮情监测直报系统,完善省外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监测点,加强粮情监测和分析,定期发布价格信息,进一步健全应急预警机制。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
电话:+86-577-88969776 技术支持:温州瑞星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