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家
全文检索
快速连接
 
 
 
 
 
代表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之家 > 代表在线
爱上公共自行车到底有多远?
字体:[ ]     发布日期:2012-09-28
核心提示:市人大代表陈飞、市政协委员欧阳后增及热心网友黄亦辉共同建议,要尽快对市区非机动车进行统一施划,不要让绿色出行成为一句空话。

【温州周刊】第十二期:温州公共自行车上路记

 

  温州网9月27日讯(记者  黄国强)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鹿城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启动。“骑车出行,低碳环保”的话题再次引起网民关注,迎来一片赞声。但在启用几天后,不少网民发现骑车上路并不像描述中的那么美,不少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还有待解决。

  今天上午,温州网《代表在线》栏目邀请到了首批参与公共自行车骑行体验的市人大代表陈飞、市政协委员欧阳后增及热心网友黄亦辉 谈一谈骑行感受,并围绕“爱上公共自行车到底有多远?”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车道功能施划不完善 骑车上路心里慌

  “参加体验前感觉很好,骑完自行车后感觉是不安全。”谈及当天骑车体验陈飞心有余悸。从世纪广场出发短短一圈绕行,路上就时不时有出租车超行或紧随其后。

  陈飞说,骑车出行很环保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市区几乎没有专属的非机动车道,导致“大车挤小车,小车挤非机动车”,骑车上路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这一问题上,欧阳后增也有着同样感受。他认为,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不区分,不仅给骑车者带来安全隐患,如发生交通意外,在事故认定上还非常难。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发生交通意外后,非机动车主将承担主要责任。但现实情况是城区很多道路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施划,或是断断续续,这就造成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相互争道。

  欧阳后增说,如果因为没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施划非机动车道而导致意外发生,严格意义上来说要追究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

  访谈中,网友黄亦辉 的观点则更加犀利和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没有完善的非机动车道前提下,推出公共自行车显得本末倒置。他质问有关部门,既然要出台公共自行车,为何之前没有对城区的非机动车道路进行一次施划。

  对比先进城市  诸多管理问题需跟进

  “我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相比杭州还是有诸多不足!”这是当天,三位嘉宾提及最多的一句话。

  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开放仅两天,就出现设备控制器屏幕不翼而飞;启用没几天,全新的自行车轮胎就被骑歪;服务点的操作流程说明不到位……自本栏目通过微博@温州网代表在线向网友征集意见后,不少网友纷纷发来有关公共自行车管理上暴露出的问题。

  而相比外地成功的经验,三位嘉宾在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对市区非机动车道施划的同时,还针对公共自行车管理问题提出了各自建议。

  陈飞建议,400元的押金对于想骑车的弱势群体来说还是有点高,建议有关部门能不能准备一批特殊的“爱心卡”,发放给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免费使用。

  欧阳后增建议,在红绿灯等待时间较长的人行道两头设置个雨棚,让夏天或是雨天中骑行的市民有个遮阴躲雨的地方。

  黄亦辉则建议,可以学学杭州等地的经验,在自行车服务点做个雨棚,即防晒、遮雨,又能延缓自行车及相关设备老化,十分实用。

  倡导自行车出行,首先就要解决非机动车道建设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城市交通建设远远难以满足汽车增长速度与道路需求的矛盾,但不能因此成为放松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理由。绿色出行,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建设和完善的管理,终将沦为一句口号。而本期栏目播出后,我们会将嘉宾和网友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提交相关部门参考,希望爱上“绿色出行”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
电话:+86-577-88969776 技术支持:温州瑞星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